《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和才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和才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开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2.提醒课题:
“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引:左右构造,左边是“弓",右边是“1".
莫:上中下构造,上边是“艹”,中间是“日”,卜边是“大"。
斯:左右构造,左边是“其”,右边是“斤”。
派:左右构造,左边是“氵",右边共6笔.
谈:左右构造,左边是“言",右边是“炎”.
敲:左右构造,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支”。
讶:左右构造,左边是“言”,右边是“牙”。
导:上下构造,上边是“巳”,下边是“寸”。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y
ǐn sī pài tán qiāo jīng dǎo
引路 莫斯科 派人 谈天 敲门 惊讶 向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开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考虑: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
· ,
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和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蜜蜂引路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