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和重阳节古诗
重阳节,又称“踏秋”,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和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重阳节和重阳节古诗
重阳节,又称“踏秋”,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和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九九重阳,是阳数的极盛,而盛极将衰。所以才有登高祈寿的风俗。又有魏文帝《九日和钟繇书》说:“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九几乎要“满"了,也就是转折的关头,所以说“天道亏盈而益谦”。(精品文档请下载)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是诗人情意勃发的节日。适值此日,诗人生活经历不同,心境感受不一,也就有了多彩的重阳节诗。下面我们选取一些经典的诗作些解析:(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重阳思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他的父母兄弟都在华山以东的家乡,他单独一人住在京都长安,,更是加倍地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他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佳节写的。在唐代,重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大家都要到山上去,插戴一种叫做茱萸的香草,还要喝菊花酒,,举目无亲,当然没有兴致登高,作者只能独坐窗下,暗自思念:此刻,家中的弟兄们都在山上登高游乐,当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插上茱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少了作者这个远在他乡的兄弟而挂念,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
(精品文档请下载)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精品文档请下载)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土,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比照,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顶峰.(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重阳解忧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和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得意的颜色上。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风光,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
重阳节与重阳节古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