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商业开展规划
2002-2010
北京市昌平区商委
北京市财贸治理干部学院
北京市昌平区商业开展规划研究课题组
目 录
一.总 则
(一)规划范围与重点
(二)规划期限
(三)规划依照
(四)民大量涌入等有力地拉动了商业需求。
昌平区有北京的后花园之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距北京中心最近间隔仅11公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北京逐步出现城市空心化倾向。按照《北京"十五"城市化开展规划》,昌平将逐步承担市区延伸的部分功能,成为市区迁移人口的主要接纳地之一。事实上,近年来昌平对北京市民的宏大吸引力已显现出来,新移民大量涌入,这为昌平房地产业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区已建成的居民住宅区有260多万平方米。城内旧房改造进度加快,商品房开发、康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全面启动。西关、介山、松园等小区已初具规模,北七家、小汤山的小城镇建立进展顺利,东小口、回龙观将开发两个大型居住区。房地产业开展、人口迅速增加必定要求批发零售贸易业能够保持同步开展。此外,大批市区人口的迁入,也将为当地餐饮业和生活效劳业的开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3.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旅游效劳业的开展提供了宽阔的开展前景。
昌平文物古迹众多,既有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等全国知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银山塔林等近年来新开发的人文景观。莽山、十三陵水库山水相映,自然风景秀丽。另外,九龙游乐园、小汤山温泉等游乐、休闲设备也都配套成龙。昌平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旅游度假市场前景宽阔。2001年,,已成为区内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传统的旅游与近年兴起的度假休闲、康复疗养、观光农业、运动游乐等并举,为本地商业的全面、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种规模的会议、娱乐、康复中心,以及集上述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效劳中心均有一定的开展前景。
4."大学城"初见规模,教育产业和新的消费群体的构成为周边商业开展提供了新机遇。
昌平境内现有中国政法大学、石油大学等14所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等几所著名大学也将落户昌平;区内职业、成人教育已初具规模;民营的吉利、卓达大学已完成一期工程建立,并开场招生。 大学城的建立为昌平区商业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主要表如今两个方面:估计到2010年,整个昌平区高校在校学生将构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要求商业网络的触角延伸到大学城内;此外,随着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开展,高校后勤效劳社会化已经启动,教育产业化逐步成为趋势,这必将有力地带动高校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开展。
5.科技园开展迅速,将会促进当地商业和效劳业的开展。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紧邻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中关村地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截止2001年底昌平园入员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290家,构成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构造,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己经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和首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估计到2010年,园内将聚拢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拥入,构成对各类商务中心、企业配套效劳设备的迫切需求。同时,这些企业的员工及其家庭也构成一个可观的消费群体。另外,海淀科技园一些企业的员工也选择在昌平区居住。由于他们收入和消费档次较高,具有较强的购置才能,也必定会拉动当地商业和效劳业的开展。
6.随着农业产业构造的调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购置力明显加强,宽阔的农村市场将给全区商业开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昌平区地理情势优越,土地肥沃,是首都主要的粮食、蔬菜和鲜果消费基地之一。目前,昌平的农业产业构造正在调整之中,具有时代特色和较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农业、精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正在兴起。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购置力有所加强,这将为全区商业的开展带来新卖点;同时,新的农业消费构造和产品形态要求建立新型的农产品消费、加工和销售体系。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将成为昌平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7.申奥成功、中的商业开展提供新的动力。
2001年7月,北京成功地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按照北京市奥运规划,奥运村的主体将建在距昌平仅几公里的市区北部,环奥运经济圈、商业圈将覆盖昌平东南部经济兴旺地区。同时,北京市承诺在2008年前投资1800亿元于城市根底设备建立,其中相当部分将用于开展近郊,包括昌平及临近地区的道路交通设备,这将进一步改善昌平区投资与居住条件,为昌平商业开展带来新的机遇。
此外,中国已于2001年
2022年北京昌平区商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