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全文化》之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文化”的内涵
  “文化”(Culture)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慧。“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对于“文化”一词,《牛津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借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如艺术、科学历史的沉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类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精神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管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基本信念、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在一系列价值选择时进行价值排序的活动。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企业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美管理文化的热潮,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学说传入中国,随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界争先恐后地引进,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是在两次重大核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后,伴随着“企业文化”在20世纪后半叶的蓬勃发展而形成。—INSAG 4《安全文化》中,详细地阐述了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各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正如前面提到的,“文化”一词,本意就体现为人类群体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安全文化是价值观、标准、道德和可接受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其目的是在立法和监管要求之上保持一个自我约束的方法还提高安全。因此,安全文化必须根植于组织中各个层次所有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高级管理者

《安全文化》之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