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力量大
教学目的
认知:
,知道团结是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又协力。
,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
情感:
1。愿意和同学团结友爱.
2。不喜欢影响团结力量大
教学目的
认知:
,知道团结是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又协力。
,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
情感:
1。愿意和同学团结友爱.
2。不喜欢影响团结的行为。
行为:
和同学友好相处,不争吵,不打架.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团结起来力量大。
教育过程:
一、试一试,导入新课
老师介绍:
今天我们首先做一个小试验.(老师发给每个学习小组20根棉线)请每组先拿10根同样的棉线,每个组员一根一根地拉一拉,看看结果怎样?(精品文档请下载)
1、学生进展试验.
2、学生汇报几次试验的结果。
3、老师小结:
每个同学都能很轻松地将一根绵线拉断,因为一根棉线太细了,力量太小了。
.
请每组把另外的10根和前面一样的棉线拧成一股绳,用力拉,看看结果怎样。
5。学习小组开场试验。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动手试一试.
。(试验结果:学生拉不断拧在一起的棉线.)
7。老师提问:
想一想,为什么两次试验的结果不同?
。
:
一根棉线,力量小,可以轻易地被拉断,但是10根棉线拧在一起,力量就大了,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它们拉断。
10。老师提问:
几根棉线拧在一起力量就大了,那么在集体中,同学之间团结起来,结果会怎样呢?
。
12。过渡语:
同学们的想法对吗?我们看一场拔河比赛,看后,大家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了。
二、分析课文,领悟观点
1。老师提问:
看一看,在这场拔河比赛中,哪个班获胜了?
2。老师演示课件《拔河比赛》下载:
内容:教材P23-P24的课文内容。
3。学生观看后进展汇报.
:
在拔河比赛中,二(1)班为什么能战胜二(2)班?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课件分别演示两个班在拔河比赛中的不同表现。(板书:团结力量大)使学生更加清楚认识团结的表现和不团结表现的不同.(精品文档请下载)
7。老师小结:
在集体的比赛中,由于二(1)班同学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团结起来形成了合力,所以二(1)班获得了比赛的成功。(板书:目的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相反,二(2)班同学在比赛中失败,就是由于他们不团结。(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深化观点
过渡语:在比赛中,团结不团结比赛结果不同,那么在活动中,团结和不团结有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比一比。
四、比一比
1。老师提问:
比一比,在排练新年联欢会时,第二,第三小组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为什么?
2。学生自己看书,内容:根据教材P25—P26图和文的内容安排。学生分组表演:二年级一班排练新年联
团结力量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