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关于拟推荐“石墨烯材料制备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及应用”等35个项目申报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的公示
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做好2017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川科奖〔2017〕01号)要求,绵阳市拟推荐“石墨烯材料制备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及应用”等35个项目申报2017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现予以公示。
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2017年6月21日—6月30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布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我局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标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加盖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商签署真实姓名。我局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单位(人)身份予以保护。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绵阳市科技成果主管部门(即异议受理单位):绵阳市科学技术局
通信地址:绵阳市子云街北段58号(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邮政编码:621000
监督投诉电话:0816-2303953
联系电话:0816-2309841
传真:0816-2316086
附件:《绵阳市拟推荐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名单》
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2017年6月21日
附件
绵阳市拟推荐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名单
(排序不分先后)
序号
1
推荐奖种
自然科学类
项目名称
石墨烯材料制备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
孙红娟、彭同江、刘波、陈吉明、刘海峰
主要完成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推荐单位
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推荐单位意见
该成果经过5年时间深入研究了“石墨烯材料制备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及应用”。采用氧化-还原法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可膨胀石墨、氧化石墨烯及烷基季铵盐/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对苯胺接枝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还原氧化石墨烯及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和三维聚苯胺/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揭示了制备过程中产物成分、结构及性能的变化规律。该研究成果是石墨烯材料制备和应用的理论创新与开发应用相结合的优秀成果。
该成果突破了天然鳞片状石墨制备大片氧化石墨烯、微晶和小鳞片石墨制备膨胀石墨及三维聚苯胺/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工艺技术;揭示了不同产地石墨的矿物学特征,石墨在氧化和再还原过程中产物结构、性能的演变规律及机理,建立了石墨氧化-还原过程中三维结构的演变模型。
该成果创新性突出,整体理论与制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特别在膨胀微晶石墨、大片氧化石墨烯和三维聚苯胺/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方面达到,推动了石墨烯材料制备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科技进步。已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或EI收录40篇,出版石墨烯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
该项目符合申报条件,拟推荐申报201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墨氧化与再还原过程中结构的演变及表征研究”(41272051)、功能化石墨烯气体传感器多气氛检测技术及敏感机理(U1630132)和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晶体化学研究”(11zx7135)项目支持下,采用氧化-还原法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可膨胀石墨、氧化石墨烯及烷基季铵盐/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对苯胺接枝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还原氧化石墨烯及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和三维聚苯胺/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揭示了制备过程中产物成分、结构及性能的变化规律。现已申请专利3项,发表论文48篇,其中SCI或EI收录40篇。
该项目创新性突出,整体理论与制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特别在膨胀微晶石墨、大片氧化石墨烯和三维聚苯胺/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方面达到,推动了石墨烯材料制备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科技进步,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
客观评价
1. 已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或EI收录40篇,出版石墨烯专著1部(科学出版社已第三次印刷),申请发明专利3项。
2. 项目成果经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
3. 院士为专著作序高度评价
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所获得的成果,为石墨的矿物学、应用矿物学及新型碳材料-石墨烯材料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基础;对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材料及产品的深度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以石墨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法大规模生产石墨烯材料及开发石墨深度加工产品的高技术应用开发等提供新技术支撑,对石墨烯材料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效益。
代
绵阳市科学技术权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