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汇编.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汇编
我的井岗山情结缘于两年前的井岗山之行。
同样是冬季,车行于雾凇之间,宛如来到了童话世界,黄洋界旧址除了我们别无他客,导游小姐分外耐心地描述着当年发生在此的战事,让我好似看到了惨烈的战争场景,耳边响着轰轰的战火声。红军医院里,破旧的老屋、美丽的红军护士、群众送衣送粮,艰苦中多少浪漫与充实。冬季的寒风,更让人对当年的井岗山人生活状态浮想联翩……
选择井岗山之行作为党派政治交接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因为井岗山的意义对于中国政党建设,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都是载入史册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儿是窗口;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这里写着悲壮。来到这儿,才会知道军民浓浓的“鱼水情”有多深,才明白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是怎么得以燎原的。
站在井岗山烈士纪念馆内,面对那一张张年轻又充满豪气的脸庞,和他们义无反顾地舍我其谁的短暂人生,你会相信信仰对人生的影响。因为内心那神圣的追求与坚定的信念,挫折只当是上天赐予的休整期;艰辛可成为灿烂人生的点缀;就是死,也可以那么美丽。
在井岗山,心是如此宁静,这种感受让我期盼着再一次上井岗山,并圆我此次未能黄洋界上听风闻鼓,雾凇山间徜徉留影的心愿。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今年是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80周年纪念。
为了实现平稳的政治交接、坚定我们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市委会组织了各支部委员、骨干会员共23人,在郑冰主委的带领下,于20xx年xx月xx日满怀着崇敬、喜悦和期待的心情,踏上了赴江西井冈山的红色之旅。
井冈山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翠竹葱茏。沿山路盘旋而上,山高路窄,弯多坡陡,虽然已到寒冷的冬季,但从翠绿的婆娑树叶中,仍可想象出春天的映山红红遍井冈山的绚丽美景。穿行在群山之间,看流云涌动,听溪流潺潺,观瀑布飞流直下,你不得不叹服井冈山的壮丽多姿。当我们一边的欣赏她美丽风景的同时,思绪自然而然的回到了当年的井冈山。
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革命前辈和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这里点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使这里享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的盛誉。这里,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自然之美与精神之美相互辉映,到处都有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一处处革命文物,一处处旧居旧址,都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不凡历程……我们来这里追寻着革命者的足迹,感受着先烈的崇高精神。
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纪念碑、黄洋界哨口工事和红军营房、红军造币厂遗址、红军医院等红色旅游景点。
在黄洋界纪念碑、黄洋界哨口工事,我们看见了黄洋界的山高林密,峰峦叠嶂,地势险峻,云雾弥漫,易守难攻,因此被朱德委员长称为“天下第一山”。毛泽东在他的诗词中曾三次提到黄洋界,尤其是“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西江月井冈山》,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当年隆隆炮声和红军的欢呼声、锣鼓声依稀还在耳际回荡。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知道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汇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4327391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