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建筑名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建筑名词
,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
古代建筑名词
,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
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
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
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
: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
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
: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
: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立在台基角部,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衬石。
:下衬磉墩,上附柱础,长为两倍的柱径,厚为柱径。
:在垂带踏跺两旁,其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尺寸同阶条石,清代不砌象眼。
:清代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
:埋在台阶底下,用以
抵抗台阶推力。
:,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
:用于石栏结束处,,作为栏杆尽端处理。
:檩与檩之间的距离称为步架,一般情况下一步架为22斗口。
:指从挑檐檩到檐端的距离小于一步架(22斗口)。
: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
: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重檐两种,单檐又称五脊殿。
: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
: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
: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
: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音胡hu)。
: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音
池chi)头:山墙的侧面(即建筑的正立面方向)在连檐与拔檐砖之间嵌放一

:.
:飞檐椽头钉连檐及瓦口,钉时连檐需距椽头半斗口,称为雀台。
:用以隔断,带槅扇门的可做建筑的外门,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大致划分为花心(槅心),用细木棂子,,庙宇,高级住宅。
:借――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条件,如”因高筑山
,就低造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都是借的体现,属于私家园林的设计手法中扩大空间的手法中”不尽尽之”的一种手法。(外景被看到,借鉴到园中)
:柱与柱之间的斗拱,清代称平身科,,不受力。
: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
:一般柱子上的斗拱,,受力斗拱

古代建筑名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幸福人生
  • 文件大小2.39 MB
  • 时间202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