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013版.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赤城县第三中学
厚汝正
1、识别常见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本期内容摘要
水螅
一、腔肠动物
阅读提纲
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
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
水螅的身体结构呈哪种对称?这对它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识别内、外胚层,消化腔、口、芽体。
总结出三点腔肠动物的特征
列举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代表动物——水螅
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淡)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溪流中,常附着在水草或他物上,以小型的水蚤、蠕虫为食。
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口向上,适应固着生活;
体长:约1CM,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水螅水母海葵
有口无肛门、具原始的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
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
中央腔由体壁围成,具有消化功能,因称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消化功能:腺细胞分泌水解酶,进行细胞外消化;皮肌细胞吞噬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
摄食与消化
水螅摄食照片
食性: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功物(如蚤类、剑水蚤等)、小昆虫幼虫和小环节动物等为食,被捕的食物可比水媳大很多倍;
捕食器官:触手;
捕食过程:
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
口张开,食物进入消化循环腔;
腺细胞分泌酶行细胞外消化;
消化后形成的食物颗粒,由内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
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外。
细胞外消化的进化意义
细胞外消化方式的出现是进化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使水螅的食物范围扩大了,营养状况可到了很大的改善;
水螅摄食照片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013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