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护理
延安医院内分泌科付姝丽
多发性肌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肌肉。此病病因不明,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免疫失调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可能与病毒感染骨骼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护理
延安医院内分泌科付姝丽
多发性肌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肌肉。此病病因不明,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免疫失调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可能与病毒感染骨骼肌有关。病理改变主要为骨骼肌的炎性改变,肌纤维斑片状变形、坏死、再生和炎性细胞浸润。
(一)健康评估
询问患者病史及起病原因,多数患者病前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询问患者发病前有无感染、发热?发病前是否肢体无力?
(三)诊断检查评估
,血沉加快,24小时尿肌酸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肌红蛋白尿。
,10%正常,可见自发性纤维电位或正锐波,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少数患者可为肌源性与神经源性损害同时存在。
,细胞核内移,空泡形成,肌纤维大小不等,肌纤维纤维化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等。
。
。
。
。
。
。
。
(一)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抢救准备
、呼吸形态改变,及时通知医生。
,必要时给予呼吸兴奋药。
,及时给予吸痰,做好气道护理。
,备好呼吸机、气管插管等用物。
(三)做好生活护理,满足患者需要
(四)治疗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急性期或重症患者可用大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500-1000mg在2小时内滴完,每日一次,连用3-5天,然后改为口服。
,可代替或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连用5日,每月一次。
,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用于难治性肌炎。
(五)健康教育
、服用注意事项。
,根据季节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感染、危象、压疮。
、关心患者,观察症状,及时发现、及时就诊。
皮肌炎患者的护理
I、多发性肌炎;II、皮肌炎;III、合并肿瘤的皮肌炎;IV、儿童型皮肌炎;V、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皮肌炎。
~(),男女比例为1:2,5~15岁和40~65岁为两个发病高峰。
1977年Bohan和Peter提出的皮肌炎诊断标准
1、特征性皮肤损害:Heliotrope疹(眼睑水肿性紫红色斑)和Gottron征(肘部、膝部、踝部内侧和指间关节背侧紫红色斑或萎缩斑)
2、四肢近端肌群对称性无力
3、血清肌酶升高,尤以肌酸磷酸激酶(CPK,CK)和醛缩酶最有意义
4、肌电图(EMG)呈肌源性损害
5、肌肉活检符合肌炎病理改变
以上标准除第1条外,具备3条即可诊断。
1995年Tamimoto等提出应增加下列诊断标准
-1抗体阳性
、血沉增快等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询问患者既往史
①感染史:多种感染尤其是柯萨奇病毒、人类细小细胞病毒B19、丙肝病毒、流感病毒、EB(Epstein-Barr)病毒、人T细胞淋巴瘤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弓形虫感染与皮肌炎的发病有关。
②用药史:乙醇、D-青霉胺、西咪替丁、羟脲、非甾体类消炎药、抗菌药、降脂药(如氯贝丁酯和他
汀类药物)、吐根和疫苗等易诱发皮肌炎。③恶性肿瘤:常见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如卵巢癌)、肺癌、胃肠道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鼻咽癌和胸腺瘤等,常与皮肌炎并发,也可出现于皮肌炎之前或之后。肿瘤有效治疗后皮肌炎症状可减轻,复发后可加重,并发恶性肿瘤者,预后较差。
(二)临床表现
①评估患者自身免疫的临床表现:关节炎、雷诺现象、毛细血管扩张、抗核抗体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丙球蛋白增高、血沉增快等。
皮肌炎症状:皮肤表现与肌肉表现可同时发生,也可在其前后发生。
①评估患者特异性皮肤表现:Heliotropeerythema(眼睑水肿性紫红色斑)和Gottron征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护理3.7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