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与输血的
安全与管理
急诊ICU
作为西医给药的主要快捷途径——静脉给药,在用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静脉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管,融入血液,一旦发生差错,后果严重。所以静脉给药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重点。
操作过程管理
一、输液与输血的
安全与管理
急诊ICU
作为西医给药的主要快捷途径——静脉给药,在用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静脉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管,融入血液,一旦发生差错,后果严重。所以静脉给药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重点。
操作过程管理
一、严格无菌操作
静脉输液时一项无菌要求非常严格的操作,应把好以下几关:
三、科学安排输液顺序
护士必须根据病人的病情特点和个体状况及治疗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输液顺序和输液速度,以免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虚幻负荷过重等输液反应。如见尿补钾原则、先盐后糖原则,心肺疾病、高龄患者及婴幼儿需减慢输液速度等。
四、注意配伍禁忌
对于一些新特药我们必须注意,最好不要随意和其他药物配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输血在现阶段(暂无法替代)医疗救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也可能产生相关的输血副反应,这是由于血液本身的生物结构和采集制备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造成的,为此,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因素所存在的问题,就给我们临床输血工作者一个十分严峻的研究课题。虽然这些年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以解决输血安全问题,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2007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俩护士误将200cc“B”型血输给“O”型血的贺某,导致病人病情加重,并于三个月后死亡。六年之后,涉案的两名护士因涉嫌医疗事故罪被刑事拘留。
标本采集流程
患者输血种类及剂量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士根据医嘱采集血标本,与已填写的临床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往血库,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采集两人以上血标本时,要严格查对,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标示清楚,明确区分,严禁同时采集两名患者的血标本。
血标本采集面临的风险
盛错血标本(护士同时采集多位患者血标本,将血样注入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采错对象)
血标本量不足,溶血。
血标本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
核对内容:三查十对一确认
一对床号
二对姓名
三对住院号
四对血型
五对血袋号
六对
血交叉结果
七对原始血型
八对血制品的种类
九对的剂量
十对输血前用药
三查
十
对
最后再次确认患者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的血型是否相符
一查血制品的质量
二查血的有效期
三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一确认
输血时,认真填写《菏泽市立医院临床输血观察单》,开始输入速度宜慢,一般滴速不超过20滴/分,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及血液种类调节滴速。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老年、儿童、心功能不全者酌减,而输血小板的速度应以病人能耐受的速度快速输入。
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防止发生血液凝聚现象。更换每袋血液时,必须执行二人查对制度。输血器连续使用5小时以上,必须更换新的输血器。
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变质。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情况,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保留余血,以供检查分析原因;并填写病员输血反应报告单,返还输血科保存。
输血完毕,应保留输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认真填写《菏泽市立医院输血袋处置登记表》。发血单入病历保存。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较少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和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至。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谢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过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律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
输血输液安全与管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