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
第一篇
第一章放射影像学
第一节X线成像1895-Rontgen
高速运行的电子束撞击物质突然受阻时产生
X球管变压器控制器
低压加热阴极管高压吸引自由电子撞向阳极
X线性质:波长短的电磁波(-=10X10-医学影像学
第一篇
第一章放射影像学
第一节X线成像1895-Rontgen
高速运行的电子束撞击物质突然受阻时产生
X球管变压器控制器
低压加热阴极管高压吸引自由电子撞向阳极
X线性质:波长短的电磁波(-=10X10-10m)
1物理效应:穿透性荧光热干涉衍射反射折射电离
2化学效应:感光着色
3生物效应:
X线成像原理
X线的穿透力(电压波长);被穿透组织的密度厚度差异;
乘余的X线高(白)-中(灰)-低(黑)密度像
X线检查中的防护:
检查的适应与禁忌;选择方法
技术:时间(短)距离(远)屏蔽
病人:方法、剂量、间隔时间、暴露范围条件、遮蔽
技术人员:
第三节计算机体层成像
Hounsfield1969
一基本原理
二基本概念
体素voxel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小立方体
像素pixel体素的成像
矩阵matrix矩阵大图像清晰512x512
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保证一定密度差的前提下,分辨组织几何形态的能力<X
密度分辨率分辨两种组织间密度差异的能力=10-20X
CT值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吸收系数)Hu
水=0空气=-1000骨=1000共2000Hu
窗宽窗位人体的CT值共2000,人眼分辨16个灰阶
第三节计算机体层成像
窗宽16灰阶包含的CT值范围窗宽大对比差,窗宽窄对比好
窗位窗中心窗位高图像黑窗位低图像白
伪影虚假阴影运动伪影硬化(高密度)伪影故障伪影
部分容积效应体素的CT值=所包含不同密度组织的平均值
三CT检查技术
平扫增强CT造影重建(多平面/最大强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CT仿真内镜成像)
第四节磁共振成像
一基本原理
对静止磁场中的人体施加射频脉冲,体内氢质子受激励而共振,终止激励后质子弛豫,释放能量产生信号.
二基本概念
质子自旋磁矩外磁场纵向磁化进动(质子在外磁场中的锥形旋转)磁共振横向磁化(外磁场向人体发射与进动频率一致的脉冲,激励,进动同步同速同相位,横向磁化)
弛豫弛豫时间纵向弛豫↑0-63%的时间T1横向弛豫↓37%的时间T2(T1短信号强;T2短信号弱)
脉冲序列重复时间(短TR-T1)回波时间(长TE-T2)
T1WI(SE序列TR<500msTE<30ms)T2WI(SETR>1500msTE>80ms)PDWI(质子密度加权像长TR短TE)
第四节磁共振成像
三MRI图像特点
多参数成像多方位成像流动效应(流空)质子弛豫增强
四MRI检查技术
1脉冲序列SEGRE(梯度回波快速)IR(反转SESTIR脂肪抑制FLAIR抑制脑脊液信号)EPI(回波平面成像快)
2脂肪抑制
3血管成像(MRA不如DSA清晰)
4水成像
5fMRI功能成像: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五MRI优点及局限
无创安全脑和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功能成像生化代谢分析
忌起搏器铁磁监护中钙化灶显示差检查耗时久质子少的肺骨显示差
第六节超声成像
超声波机械波反射散射衰减多普勒效应回声携带信息
概念
超声波>2万Hz临床应用2-10MHz反射折射
分辨力穿透力纵向分辨力与频率成正比声束窄可提高横向分辨力
声能的吸收与衰减骨>肝>脂肪>血液>纯液体
超声波的人体生物效应
多普勒效应接受到的声音频率因声源与接收器间的相对运动而发生变化频移与运动速度成正比血流的流速流向与性质(层流湍流)
第六节超声成像
四主要应用
超声解剖学和病变的形态学研究病变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
功能性检查超声心动图胆囊舒缩
器官的声学造影研究心脏腹部等
超声介入超声内镜术中超声超声治疗
五优点与局限
无创检查多方位可对进行定位与测量实时动态显示观察器官的功能状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可反复多次重复观察设备轻便易携带易操作可对危重病人床边检查
对骨骼肺及胃肠显示差检查显示的是器官组织的声阻抗差改变,缺乏·特异性,对病变的定性需综合分析空间显示差三维技术进展中病变小或声阻抗差小则难以显示操作人员依赖性大
第三章核医学
第二节PET
一基本原理¹¹C¹³N¹⁵O¹⁸F发射带正电荷电子碰撞湮灭发出两个方向相反的511kv光子探头测得”符合事件”表明标记药物浓度
无创动态定量观察葡萄糖氨基酸水氧体内分布代谢活体生化显像
二药物
¹⁸F-DG¹⁸F-DOPA(多巴胺传递)¹¹C-蛋氨酸(蛋白代谢)¹³N-氨¹⁵O-水¹⁵O
三临床应用
肿瘤良-恶-程度分期预后疗效残余复发转移
神经系统脑肿瘤的诊断疗效
医学影像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