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dǎoguǎn)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防控技术
控感办王玉翠
第一页,共二十九页。
导管(dǎoguǎn)相关血流感染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零容忍
零容忍(róngrěn导管(dǎoguǎn)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防控技术
控感办王玉翠
第一页,共二十九页。
导管(dǎoguǎn)相关血流感染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零容忍
零容忍(róngrěn)
第二页,共二十九页。
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停止支付部分医院感染诊疗费
2008年10月1日后出院的病人,如出现以下八类情况,将不再给医院相关费用
1、手术留下异物2、空气栓塞3、压疮
4、插管相关尿路感染5、配血不合(bùhé)
6、血管插管相关感染7、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膈炎8、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折,脱臼,颅内损伤,其他外源性的影响
第三页,共二十九页。
第一部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
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wēizhòng)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
第四页,共二十九页。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zhǔyào)包括:
1、导管留置(liúzhì)的时间
2、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dìngzhí)情况
3、无菌技术操作
4、置管技术
5、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
第五页,共二十九页。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xuèguǎn)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xuèguǎn)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xuèguǎn)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第六页,共二十九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
1、至少一份外周血标本和导管尖端(jiānduān)培养为同一种致病微生物。
2、外周静脉标本和导管标本血培养均为同一阳性结果,阳性时间差(DTP)达到CRBSI诊断标准。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IDSA
第七页,共二十九页。
高度提示CRBSI
1、定量血培养时,血管血标本菌落计数较外周静脉标本高3倍以上。
2、导管血标本报阳性时间较外周标本提前2小时以上。
3、定量血培养或记录报警阳性时间差,应在开始抗感染药物治疗之前取样(qǔyàng),且每瓶取血量应该相同。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IDSA
第八页,共二十九页。
诊断----血标本留取的要求
1、在启动抗生素治疗前留取用于培养的血液标本。
2、经皮抽取血液标本前,应仔细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建议使用酒精或碘酊或酒精氯己定(>%),不建议使用聚维酮碘;消毒液要充分接触皮肤(pífū),干燥时间要足够,以减少血液培养的污染机会。
3、如果经导管抽取血液标本,则需要对接口处进行消毒,建议用酒精或碘酊或酒精氯己定(>%),消毒液干燥时间要足够,以减少血液培养的污染机会。
4、中心静脉导管培养,取末端,而不是皮下段。
5、疑似CRBSI时应该在抗微生物治疗前留取配对血液标本,即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各抽取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并且在培养瓶上做好标记,以标明抽取位置。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IDSA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
。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kǒuzhào)、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最大无菌屏障:
•帽子-盖住所有头发
•口罩-紧密盖住口鼻•穿无菌隔离衣•戴无菌手套
•病人必须被一件大的无菌罩单从头到脚覆盖并只留一个小小的开口给导管放置
•当无法确认有严格无菌技术时,例如当导管是在紧急情况下置入,必须尽快更换导管而且不可超过(chāoguò)48小时。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qìjù)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chéngrén)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距会阴近易污染(wūrǎn),影响运动,血流减慢,已形成血栓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5)采用卫
2022年医学专题—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