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设置情境:(1)张莉同学在路上捡到许多钱物的包交给失主。
(2)学趁老师和同学不注意,偷放他人的自行车气取乐。
(3)公路上一歹徒抢劫某女士的钱包
(4)面对在公共汽车上站着的老太太李霞熟视无睹。
(5)某同学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
(6)小明的爸爸主动向国家纳税款
(7)王浩在上学路上拾起石头打碎路灯。
(8)晓灵把自己积攒的零用钱捐给希望工程
思考:阅读以上事例,谈谈你的感悟。
教师引导: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品德高尚的人和事,但也存在着假恶丑的东西,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看社会辨是非的第2个项目内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板书框题:
第二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二、讲授新课
1、要明辨是非善恶
情境活动一:
一位社会学家说:“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
想一想:这句名言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句话告诉我们明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意义。)
明辨是非善恶有何重要意义呢?
(1)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读一读:(见教材P85页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讲述:
材料介绍了马克思在生活上遇到极端困难时面对反动政府的诱惑毫不动摇的事例。材料中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来说明明辨是非善恶对把握生活方向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说“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因为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我不允许资产阶级把我变成造钱的机器。”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善恶分明的是非观,对他把握自己的生活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并需要做出各种选择。如果是非不清、善恶不明,就有可能做出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因此,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情境活动二:李帅的教训(见教材P85页材料)
议一议:
①李帅走进少年犯管教所的原因是什么?
②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教师讲述:
李帅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人的影响,逐步形成了错误的是非观念,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他欺负弱小,顶撞老师,无故旷课,进游戏厅,最后发展到打群架伤人,被送进少年犯管教所。
从李帅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一个人是非观念是否正确对自我行为的影响。一个人如果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就会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就不可能正确地评判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更谈不上进行自我保护,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师赠言:
可见,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加强自我约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板书)
(2)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加强自我约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相关链接:(见教材P86页链接材料)
教师讲述:
链接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直的形象,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仗义执言,坚持正义,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须明辨是非善恶的道理。
教师赠言:
明辨是非善恶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板书)
(3)明辨是非善恶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社会需要坚持正义、为人正直的人,我们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