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庙》
《禹庙》
1/2
《禹庙》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夕阳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杜甫写的禹庙,建在忠州(治所在今四川忠县)临江的山崖上。杜甫在代宗《禹庙》
《禹庙》
1/2
《禹庙》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夕阳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杜甫写的禹庙,建在忠州(治所在今四川忠县)临江的山崖上。杜甫在代宗永泰元年(765)
出蜀东下,路过忠州时,参谒了这座古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夕阳斜。”直截了当,起笔便令人森然、寂然。山是“空”的,可
见荒凉;加以秋风瑟瑟,氛围更觉萧森。但山空,那古庙就更显得巍然独峙;加以彩霞的涂染,分外鲜亮威严,令人肃但是生敬意。诗人正是怀着这类心情爬山入庙的。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庙内,庭院荒凉,房子古旧,一“荒”二“古”,难免使
人感觉悲凉、冷淡。但诗人却察看到另一番情形:庭中桔柚硕果垂枝,壁上古画神龙舞爪。
桔柚和龙蛇,给荒庭古屋带来一片生气和动感。“垂桔柚”、“画龙蛇”,既是眼前实景,又暗
含着颂扬大禹的典故。据《尚书·禹贡》载,禹治洪水后,九州人民得以安居生产,远居东
南的“岛夷”之民也“厥包桔柚”──把丰产的桔柚包裹好纳贡给禹。又传说,禹“驱龙蛇
而放菹(泽中有水草处)”,使龙蛇也有所归宿,不再兴妖作怪(见《孟子·滕文公》
)。这两
个典故正好配合着眼前光景,
由光景显示出来;景与典,化为一体,令人不觉诗人是在用典。
古人夸赞这两句“用事入化”
,是“老杜千古绝活”(《诗薮·内篇》卷四)。这样用典的利处
是,关于看出它是用典的,诚然更觉意味深浓,为古代英豪的业绩所激励;
即便看不出它是
用典,也相同能够赏识这古色古香、富裕生气的古庙光景,从中领悟诗人豪放的感情。
五、六两句写庙外之景:“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云雾团团,在长满青苔的古老的
山崖峭壁间慢慢卷动;江涛汹涌,白浪淘沙,向三峡滔滔奔腾。这里“嘘”
、“走”二字特别
传神。古谓:“云从龙”。从迷离的云雾,奔跑的江流,恍然间,我们忧如看到庙内壁画中的
神龙,飞到峭壁间回旋嬉游,口中嘘出团团云气;又忧如看到有个巨人,牵着长江的鼻子,
让它沿着沙道驯服地向东方迅奔。在这里,神话和现实,
庙内和庙外之景,大自然的磅
礴气概和大禹治理河山的伟大气概,迭合到一同了。这壮观的画面,令人感觉无穷的力与美。
诗人屹立崖头,观此一番情形,怎能不对英豪大禹发出由衷的赞叹,故结句云:“早知
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传说禹治水各处奔走,水乘舟,陆搭车,泥乘輴,山乘樏,是为“四
载”。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今四川忠县、云阳、阆中等地)。传说这一带原为泽国,大禹凿通三峡后始控为陆地。这两句诗很委婉,意思是说:禹啊,禹啊,我早就耳闻
《禹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