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患者的应急预案
实用文档
躁动的定义:
躁动是指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导致的精神与运动兴奋的一种暂时状态,但不是所有颅脑损伤患者都出现躁动。
临床表现:
表现为喊叫、四肢躯干乱动、挣扎、起床等;不能配合医护人员,甚至对抗治疗;试图拔除身上躁动患者的应急预案
实用文档
躁动的定义:
躁动是指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导致的精神与运动兴奋的一种暂时状态,但不是所有颅脑损伤患者都出现躁动。
临床表现:
表现为喊叫、四肢躯干乱动、挣扎、起床等;不能配合医护人员,甚至对抗治疗;试图拔除身上的各种监护或治疗导管;定向能力障碍。可同时伴生命体征异常、血压升高、呼吸心率增快。
实用文档
原因
颅内因素:复杂多样
颅外因素:
术后伤口疼痛
术后麻药残余
低氧血症:
各种管道刺激
其他因素:环境、心理因素
实用文档
应急第一步
值班人员掌握本科室躁动病人的病情动态,
认真做好交接班。
实用文档
镇静与躁动程度的评估
分值
描述
定义
7
危险躁动
拉拽气管内插管,试图拔除各种导管,翻越床栏,攻击医护人员,在床上辗转挣扎。
6
非常躁动
需要保护性束缚并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
5
躁动
焦虑或身体躁动,经言语提示劝阻可安静。
4
安静合作
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
3
镇静
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但又迅即入睡。
2
非常镇静
对躯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
1
不能唤醒
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
注:恶心刺激:指吸痰或用力按压眼眶、胸骨或甲床
实用文档
潜在安全隐患分析
实用文档
应急第二步
寻找并去除原因: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必要时将躁动病人安置在单人病房。做好基础护理,提高舒适度,建立正常睡眠周期。
实用文档
应急第三步
酌情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如床栏、约束带
等,防止坠床、自伤等
实用文档
约束具的种类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约束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实用文档
应急第四步
遵医嘱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可能发生的危险,取得家属的合作,共同防范意外发生。
实用文档
应急第五步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各项治
疗、护理,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实用文档
病情观察
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及躁动规律,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观察两侧瞳孔形状、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正常。若一侧瞳孔散大伴随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躁动过程由轻→重→轻→无,为脑疝典型表现。
监测患者T、P、R、BP、SPO2的变化。
恢复期突然躁动时应及时了解排尿排便情况。
实用文档
躁动患者应急预案
【程序】
病人躁动
保持安静减少刺激
实施约束防护措施
告知家属陪护
密切观察共同监护
遵医嘱治疗、护理
记录
实用文档
谢谢!
实用文档
躁动患者应急预案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