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挂在天上的一首诗
1
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
望月怀远
张九龄
3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人。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后受奸相李林甫陷害,贬为荆州长史。对安禄山的反叛野心,也早有觉察,并建议唐玄宗及早诛灭,但未被采纳。他在执政时敢于谏诤,注意援引一些有为之人,当时被称为“贤相”。谥号文献。
张九龄七岁能文,终以诗名。他的诗,有不少是应制之作。但一些赠答、写景、抒情的诗篇,感情真挚、词藻清丽,与陈子昂的诗风相近,对扭转初唐以来形式主义诗风有所贡献。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清朝人士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道:陈子昂、张九龄“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张九龄简介
4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
【读文本,绘画面】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6
品读探讨:整首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因望而怀,寓怀于望。
开头一句“天涯”二字照应到了“远”,暗示了“怀”,诗人怀想远在天涯的“情人”也和自己一样,同时在望月。
三、四两句写情人相隔,远在天涯,因而生怨,于是通宵望月而怀相思之苦。
五、六句转写因怜光满(还是望)而灭烛,因夜深怀人,不能人睡,月下露水,润滋披衣(还是怀人所致)。
七、八句写月光如此美好,想抓一把赠给远在天边的“情人”(望月而想到将光辉增与对方);还是做个好梦吧,或许能在梦中相见(最终还是无比怀念)。
全诗句句扣住“望月”的景色,表达出“怀远”的情感。
7
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景象中包含诗人博大宽广的胸襟。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鲍照《岁暮》“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名句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8
思考: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生”字好在哪里?“共”字好在哪里?
“生”可译为“生出”,大海那边生出一轮明月,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的天地,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用拟人手法,月共潮生之后, 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
“共”字有两层含义:
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
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一下子把自己的怀远之情与天下人共通的怀远之情融合在一起
。
“我”在思念谁?
可以是父母、妻子、亲人、朋友等,不仅形成诗歌内容的不确定性,还产生一种含蓄、蕴藉之美。
9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思考:情人为何生“怨”?
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就会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这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10
望月怀远201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