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长虹
柳泽春倪润峰的谢幕之后,四川省与绵阳市政府打算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使长虹走出困境。无论是谁来充当拯救长虹这个失血严重的巨人的角色,都必须给长虹大量输血,谁愿意花40亿元巨资接盘长虹至今还是一个迷。
倪润峰的悲情谢幕的背谁来拯救长虹
柳泽春倪润峰的谢幕之后,四川省与绵阳市政府打算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使长虹走出困境。无论是谁来充当拯救长虹这个失血严重的巨人的角色,都必须给长虹大量输血,谁愿意花40亿元巨资接盘长虹至今还是一个迷。
倪润峰的悲情谢幕的背后根本原因是,长虹在国内彩电价格战中优势丧失殆尽,而彩管大战等一系列严重经营失误使长虹危在旦夕。
为了遏制长虹几年来一路下滑的趋势,引进战略投资者似乎成了解除长虹危机的一副良方,当地政府采取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策略。一时间,微软来了,菲利浦来了……长虹仿佛成了“香饽饽”。但谁最终能成为长虹的拯救者依然没有定数,而长虹真正的新生还无从谈起,谁能拯救长虹,至今还是一个迷。
盛极而衰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描述长虹这些年的轨迹,用“盛极而衰”来描述最为恰当。
1958年建厂时只是一个从事机载火控雷达研制的军工企业,80年代初,长虹开始生产彩电,尤其是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长虹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在倪润峰职掌长虹(1985-)的近二十年中,,增长327倍。长虹彩电的销量也2003年达到1200万台,势头直逼“世界彩电大王”宝座。
1997年四川长虹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6亿元,同时达到了其历史的最高点。然而,此后长虹销售收入与净利润持续下滑,使其从电子百强评选榜单中节节败退。今年5月底发布的“2004年(第18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中,海尔集团以实现年营业收入806亿元蝉联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冠军,TCL集团以382亿元名列第三,而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则以158亿元退居第十二位,而长虹在1997年排名第一。
作为中国彩电业价格战的始作俑者,倪润峰策动的多次价格战,目的是要做彩电行业的老大,但是倪润峰忘记了价格战的利刃除了可以杀敌之外,还会消耗内力。结果表明,并非最有效的战略,尽管长虹在价格战中能够获得局部的短期的效果,长期而言长期的消耗战也使得长虹内力耗尽。
价格展使得长虹的主导产品电视机已经变成一种完全无利可图的商品。%%,而净利润率也从接近17%%。
2001年长虹实现净利润8403万元,还不及1997年净利润的30%。长虹的业绩从颠峰的快速滑落,2000年6月,身心疲惫的老倪不得不退居二线。8个月后,耐不住寂寞的倪润峰在退居二线复出。
倪润峰复出之时,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为长虹开发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长虹选择了美国市场作为国际化的第一突破口,长虹在美国市场上的走货量高歌猛进。2002年、、,、,%。与此同时,由于长虹单一借助Apex公司的销售网络进入美国市场,长虹在美国市场销量猛增的同时,长虹在美国市场的应收账款急速膨胀到40亿元以上,长虹背负着足以致命的风险。
拓展
谁来拯救长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