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叶性肺炎2015-10-23.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叶性肺炎的X线诊断
1、病因

为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冬、春发病高。多见于青壮年。
2、病理
炎性渗出主要发生于肺泡,支气管和间质很少受累。病理改变分四期:
(1)充血期:12小时~24小时,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肺泡内有少量浆液性渗出液,细胞不多,肺泡内仍含气体。
(2)红色肝样变期:2天~3天,肺泡内充满黏稠渗出物,含大量红细胞和纤维素,少量白细胞,不含气体而实变。
(3)灰色肝样变期:4天~6天,肺泡内渗出物含大量纤维素和白细胞,红细胞几乎消失,不含气体。
(4)吸收消散期:1周后,肺泡内白细胞和纤维素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肺组织恢复正常。
如治疗不及时或机体反应性差,纤维性渗出不能吸收时间,则可转化为结缔组织或产生混合感染,形成肺脓肿。
3、临床表现
起病急,寒战,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为常见症状。如吐铁绣色痰为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不同病变期间可有不同阳性体征: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呼吸音减低和肺部啰音。
有些下叶的大叶性肺炎有时可有上腹痛。
血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4、X线表现

较临床症状出现晚。基本X线表现为不同形状及范围的渗出和实变。
(1)充血期:早期无明显X线征像;病变区局限性肺纹理增粗、增浓,肺野透亮度减低,有时病变区可出现极淡边缘模糊的云雾状阴影。
(2)实变期:相当于病理上的红色和灰色肝样变期。以单发为多见,一般首先侵犯一个肺段,然后发展为全叶,极少数几个肺叶同时受累。大片状均匀一致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或模糊。形态与受累肺叶或肺段一致。
右上叶大叶性肺炎正位片右上肺野浓密,下缘平直相当于横裂处。肺尖一般不受累,侧位片下缘后半段终止于斜裂的上部。
右中叶大叶性肺炎,为右中下肺野与右心缘相连处见一片状密实阴影,上界锐利平直,从此向下的阴影逐渐变淡,肋膈角保持清晰。侧位片尖端指向肺门,底部达前胸壁或者肋膈角,上缘以横裂为界,下缘以斜裂的前下部为界的三角形阴影。
左上叶大叶性肺炎,表现相当于右上叶与中叶表现之和。正位片其高密度影几乎占全部肺野,仅肺基底部和肋膈角保持透亮,下缘模糊不清。侧位后界锐利止于斜裂。
下叶大叶性肺炎,正位整个中下肺野呈大片浓密阴影,上缘高于横裂模糊不清,下界浓密直达膈,完全遮盖肋膈角和心缘。侧位呈一大三角形浓密区,位于后下方,前缘止于横裂,后缘直达后胸壁,下面与膈影融合。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大叶性肺炎以肺段形式出现日益增多,实变阴影呈现一个肺段的解剖形态和范围,其近胸膜一段显示清楚,其余则模糊不清。
炎变肺叶的容积一般不增大,由于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有时可略大于正常,叶间裂可稍凸,伴有肺不张时,容积可略小于正常,叶间裂可稍凹。实变区一般看不到肺纹理,由于含气的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相互衬托,可显示“空气支气管征”。
(3)吸收消散期:病灶密度逐渐变淡,呈散在的大小不一的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进一步吸收仅遗留条索状阴影,或完全恢复正常。
5、鉴别诊断
(1)大叶性肺不张:同为大叶性实变,但肺叶的容积缩小,叶间裂凹陷,临近的器官向病变区移位,应以鉴别。
(2)干酪性肺炎:多见于右上叶,实变系多心性团絮状干酪灶的融合,其密度较大叶性肺炎高,但不均匀,其中可见不规则的空洞。常有支气管播散灶,痰内可查到结核菌。
(3)胸膜炎:与下叶的大叶性肺炎鉴别:其肋膈角消失的浓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线影。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
6、治疗

,并可联用2~3种光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等。加强支持和对症治疗。
、纠正酸中毒后,末梢回圈仍无改善时,宜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如6542、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及间羟胺。
,尽早加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胸部正侧位(正常)
上野
中野
下野





胸部正位肺叶分界

大叶性肺炎2015-10-2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bbitco
  • 文件大小1.35 MB
  • 时间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