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4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次考试,它关乎着同学们能不能进入理想的院校,为了帮助大家巩固学过的知识,小便为大家整理了初三上册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帮助到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4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次考试,它关乎着同学们能不能进入理想的院校,为了帮助大家巩固学过的知识,小便为大家整理了初三上册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帮助到大家!篇一: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273K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4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4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24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A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24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二、导体和绝缘体: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初三上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