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氯化氢安全生产技术说明书(2016).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氯化氢
化学品英文名:hydrogen chlorid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国家应急电话:0532-83889090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制染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本品不燃。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吸入会中毒。与碱类剧烈反应,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
GHS危险性类别: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吸入会中毒。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持容器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湿度不超过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浴。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食入:漱口。不得诱导呕吐。如有不适,就医。
•安全储存
—防日晒。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湿度不超过80%。
—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废弃处置
—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物理化学危险: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与碱类剧烈反应,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分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
氯化氢
---
7647-01-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氯化氢安全生产技术说明书(201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