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气象雷达站考察报告
一、 考察目的通过考察,了解气象雷达站的工作、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学会如何看天气雷达图,掌握雷达观测的基本知识。
二、 考察内容
(一)考察地点:
汕头气象雷达站是我国探测到热带气旋最多的雷达站
汕头市汕头气象雷达站考察报告
一、 考察目的通过考察,了解气象雷达站的工作、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学会如何看天气雷达图,掌握雷达观测的基本知识。
二、 考察内容
(一)考察地点:
汕头气象雷达站是我国探测到热带气旋最多的雷达站
汕头市地处低纬度,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气象灾害频繁,气象探测预测任务繁重,是我省气象基本业务最齐全的市局,拥有国家基准气候站、高空站、气象雷达站、气象台、海洋气象台和汕头气象中心。其中汕头雷达站建站38年来,已探测到210多个热带气旋(台风)平均每年探测到6个,是我国探测到热带气旋最多的雷达站。
近年来,汕头市先后建设了静止气象卫星中规模里利用站、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受系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等综合探测系统和应用系统;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空气质量预报服务系统、气象影视制作、播发系统、气象信息公众决策服务系统。(2005年数据)
汕头气象雷达站工作内容:负责雷达探测及其资料的分析、定位和上报,雷达设备的维护工作;负责粤东气象培训中心管理;负责阵地利用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承担市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基本概念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包括: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处理部分以及显示器。还有电源设备、数据录取设备、抗干扰设备等辅助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气象雷达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
三)具体内容
气象雷达发展历史:
1)20世纪40年代:萌芽阶段,主要观测回波的形状、移动速度、描述回波的形状、发展。
2)20世纪50-60年代:定量分析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常规雷达的发展时期,主要用来分析回波的降水强度和雷达反射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3)20世纪70-80年代:雷达的数字化发展时期,将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大量地应用到气象雷达中。
4)20世纪80年代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发展时期,多普勒雷达、双波长雷达、偏振雷达、风廓雷达等一大批新型雷达被用于气象探测。
5)汕头(我国)气象雷达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模拟天气雷达——数字化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未来发展方向:双极化、相控阵、多基地雷达
气象雷达的特点:
1)是雷达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所探测的对象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
2)几乎不受季节、昼夜和天气条件的影响,能全天时、全天候工作。
3)采用大功率发射机、高增益天线、高灵敏接收机,可大大增加雷达威力探测数千千米以外的目标。汕头气象雷达探测最大半径达460公里。
4)现代机电一体化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使雷达测定目标的坐标精确度很高,能自动搜索和跟踪目标。
5)可同时观测多个目标。
气象雷达的分类:
1)按用途分:测风、测雨雷达测云雷达特种气象雷达
2)按体
气象雷达站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