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场调研报告1
编写依据2
第一章 工作面基本情况3
第一节 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3
第二节 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3
第二章 地质情况3
第一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3
第二节 预测或实测瓦斯、火目录
现场调研报告1
编写依据2
第一章 工作面基本情况3
第一节 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3
第二节 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3
第二章 地质情况3
第一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3
第二节 预测或实测瓦斯、火、煤层情况4
第三节 水文地质情况5
第三章 巷道布置情况6
第一节 巷道简述6
第二节 施工顺序6
第三节 巷道中腰线布置6
第四章 巷道支护6
第一节 支护设计结论说明6
第二节 临时支护的方式7
第三节 永久支护形式7
第五章 矿压观测9
第一节 观测对象9
第二节 观测内容10
第三节 观测方法10
第四节 数据处理12
第六章 掘进施工方式13
第一节 工艺流程13
第二节 施工设备17
第三节 作业方式17
第四节 循环进尺18
第五节 运煤(矸)方式18
第六节 过特殊区段的施工工艺18
第七章 生产系统18
第一节 一通三防系统18
第二节 辅助运输系统24
第三节 供电系统26
第四节 压风系统30
第五节 供、排水系统30
第六节 通讯、照明、信号系统31
第八章 安全质量管理32
第一节 工程质量验收要求32
第二节 文明生产管理要求32
第三节 机电设备管理要求33
第四节 电缆及五小电器安装要求34
第五节 监测监控管理要求35
第九章 劳动组织、循环图表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6
第一节 劳动组织图表36
第二节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37
第三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37
第十章 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辨识38
第十一章 安全技术措施39
第一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39
第二节 机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40
第三节 机电检修、机电设备安全防护技术措施40
第四节运输、装卸车、抬运及起吊设备安全技术措施45
第五节 矿井其他自然灾害安全技术措施48
第六节巷道特殊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0
第七节矿压监测安全技术措施52
第八节 电气安全技术措施52
第九节 风动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53
第十节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53
第十二章 工作面避灾路线55
现场调研报告
地点
皮带大巷
时间
2012年2月13日
事项
掘进
组织单位及组织者(签字)
一、现场情况:
1、皮带大巷为原有巷道,断面为梯形,,,。
为木棚支护。
2、皮带大巷距副斜井联络巷的80m巷道与向东570m的巷道不在同一中线需掘实体煤随直。皮带大巷北部有回风大巷,南部有轨道大巷。
3、皮带大巷向东50米内为临时配电所,现为锚网支护巷道。
4、副斜井联络巷内现有4寸压风管及2寸静压水管、70m2电缆、轨道、40T刮板输送机、信号电缆。
5、通风系统:局扇安设在副斜井联络巷处,风筒通过副斜井联络巷接至工作面。
6、工作面掘进机、皮带机等均未安装。
7、工作面无通讯工具。
调研结果:
从联络巷口,向东掘实体煤80m,扩刷巷道570m。
二、规程(措施)编制重点:
1、巷道布置及地质情况。
2、巷道支护形式及施工工艺。
3、生产系统。
4、质量标准化工作。
5、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参加调研人员(签名)
编写依据
一、根据2010年10月15日批复的初步设计和2010年8月27日批复的地质说明书及地测部门提供的皮带大巷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及附图:
1、皮带大巷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2000
2、皮带大巷顶底板煤岩柱状图1:2000
3、皮带大巷井上下对照图1:2000
二、巷道布置依据晋城煤炭设计规划院提供的鹿台山煤业有限公司皮带大巷开拓布置施工图及支护设计图(图号:S10220-121-1、S10220-121-2)。
三、任务来自于生产技术部下达的“编制通知单”。
四、《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五、《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六、《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七、《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煤规字<1999>第34号)等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各部委颁步的现行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
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情况
第一节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
一、巷道名称:皮带大巷。
二、巷道用途:该巷道主要用于2#煤层开采时,所有工作面煤炭运输及行人、通风等。
三、巷道设计长度、坡度。
皮带大巷位于回风大
皮带大巷作业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