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汇报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提纲
老师介绍
1
跟师路径
2
跟师体会
3
跟师计划
4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老师介绍
恩师高长生,男,中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专业,从事跟师汇报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提纲
老师介绍
1
跟师路径
2
跟师体会
3
跟师计划
4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老师介绍
恩师高长生,男,中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专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以“辩证细,认病准,用药当“九字要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用药体系,具有辩证细致,配方精当,疗效显著的临床特点,尤其擅长心脑血管系统、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与部分妇科病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系广安市卫生系统首批优秀人才、中共广安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邻水县优秀科技人才、邻水县中医院中医骨干、脑病科学术带头人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跟师路径
每周一次跟师坐诊,一次病房查房
定期收集恩师处方、整理医案
熟读经典和近代名家医案
第五页,共二十二页。
跟师体会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把中医辨证和西医病理特点相联系,用药上既循古又不墨守成规
注重中医四诊的运用,尤其是望舌苔与舌质
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在临床中灵活配伍
在纷繁的中医证候中善于抓住切入点,解决主要证候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
老师经验擅长
恩师擅长以中医辨证施治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患
擅长治疗慢性咳嗽、动脉硬化性水肿、慢性胃肠炎等内科杂病
擅长运用经方调理机体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老师在心力衰竭方面的诊疗思路
心力衰竭的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痰湿多。其病程进展病机演变以心气不足为首先,继而气虚及阴,气虚损阳甚至阳虚欲脱。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与肺脾肾相关。以气虚,阳虚为主,痰浊、水湿、瘀血内停为其病理产物。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气虚为本,痰(湿)瘀为标,病机之所在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法之精要
益气强心汤由黄芪,当归,白术,北五加皮,熟附片,葶苈子,泽兰,泽泻,防己,猪苓,茯苓,益母草组成。方中重用黄芪,旨在益气强心,直达病所,与熟附片同用则温补肾阳以振心阳,相辅相成。用泽兰,泽泻,葶苈子,当归,北五加皮等活血利水共奏强心通脉之功。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急性左心衰
加桑白皮,瓜蒌皮,
枳实,葶苈子
急性右心衰
加熟附片、北五加皮、天仙藤、
鲜万年青根、葶苈子、益母草、猪茯苓
顽固性心力衰竭
配用补精填髓之品
配以白术和枳壳以注意健运脾气
严重心衰
生晒参、熟附片、山萸肉、龙骨、
牡蛎、麦冬、五味子、蟾酥
心衰缓解期
五味子汤加减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临证加减
胸膺憋闷者加丹参,青皮,苏罗子;心前区疼痛者加红花,参三七,川芎;形寒肢冷者加肉桂;尿少肿甚者加大白术,泽兰泻,猪茯苓;腹胀肝肿大者加大腹皮,鸡内金,丹参,益母草;咳痰明显示加桑白皮;喘脱多汗加山萸肉;食少便溏加陈皮,炒苡仁,广木香;咳痰,水肿,口唇紫绀等症状改善,惟或动则气短喘急,神倦乏力时改用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当归,丹参,红景天,山萸肉以阻断心衰病程进展。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肺心病心力衰竭
注重辨痰湿
冠心病心衰
注重辨瘀血
心肌病心衰
注重辨气虚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病案举隅
患者,叶某,男,56岁。有曾在上级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反复胸闷,气喘一年加重伴肢体水肿一周至门诊就诊。症见胸闷气喘,神疲乏力,动则尤甚,难以平卧,全身水肿,四肢欠温,纳差,自觉腹胀,口干苦不欲饮水伴见夜寐差,大便干,小便不利。舌质暗紫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辨证为心气阳虚,瘀水阻络,治宜益气强心,活血利水。方药:熟附片8g,生晒参8g,白术20g,北五加皮8g,,葶苈子25g,泽兰10g,泽泻10g,防己8g,猪苓15g,茯苓10g,益母草10g,红景天10g,桑白皮25g。7剂,水煎服。服药后胸闷气喘,水肿及进食等症状均较前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随后继用7剂巩固治疗,半年后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心腔在正常范围。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舒张性心衰
主症:胸闷气短,引长一吸为快,神萎乏力,或心悸怔忡或下肢略有浮肿,苔少脉细。
病机:宗气不足,胸中大气下陷
治法:益气升陷
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益气舒心汤由黄芪15g,太子参15g,山萸肉15g,炙甘草5g,麦冬15g,升麻5g,柴胡5g,益母草15g,丹参15g,红景天10g共十味药组成。本方取《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加减而成,具有益气强心,升阳固脱作用。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其中黄芪如“能补气,能升气,善治
跟师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