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设计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设计
目录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二、股改方案选择
三、方案设计注意的问题
四、股改案例分析—海特高新
五、兴业证券投资银行
附录:股权分置改革主要相关法规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常用的流通权价值测算方法
合理股价法
总市值不变法
合理发行价格法
冲击成本法
期权价值法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一)合理股价法
合理股价法是通过估计全流通以后的合理股价,以保障流通股股东利益不受损失为依据计算流通权价值。
合理股价的估计可以采用合理市盈率、合理市净率或其他市场认可的估值方法。
合理市盈率、合理市净率一般采用成熟市场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指标。
流通权价值=(目前股价—合理股价)X 流通股股数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合理股价法的优点
合理股价法是内在逻辑最合理的方法,如果我们对合理股价的估计是无偏估计,在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的流通权价值获得补偿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就不会因为股改遭受损失。
通过这样的补偿,可以将公司股票的估值水平降到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利于提高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合理股价方法的缺陷
合理市盈率、市净率的选取具有主观性;
不同市场之间市盈率、市净率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
公司目前股价的虚高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股权分置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通过股权分置矫正全部的股价虚高,相当于要非流通股东承担股权分置以外的市场成本;
未考虑不同非流通股股权比例对流通权价值的影响。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二)总市值不变法
总市值不变法以每股净资产作为非流通股价格,以二级市场价格作为流通股价格,以此计算公司的总市值,并假设公司的总市值在股改前后不发生变化,以此计算流通权价值。
平均股价=公司总市值/公司总股本
流通权价值=(目前股价—平均股价)X 流通股股数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总市值不变法的优点
客观性:总市值不变法计算流通权价值中所有的参数都是已知的,不存在人为操纵因素。
考虑了非流通股比例大小对流通权价值的影响。非流通股比例越大的公司,流通权价值越高。
大多数公司的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按照此方法计算出来的股价介于每股净资产和目前股价之间。平均股价的计算以股权比例为权重,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平均股价与目前的股价差距越大,流通权价值越大。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总价值不变法的缺陷
总价值不变的假设缺乏合理性。
非流通股上市虽然对原有流通股的价格形成一定的冲击,但由于非流通股获得的流通溢价较多,公司总市值一般会有所增加。非流通股流通对公司来说不应是一个零和游戏,而应该是一个帕雷托最优,即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从中获益。
不适用于股价接近净资产甚至低于净资产的公司。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三)合理发行价格法
合理发行价格法有几种版本:
假设合理发行价格为每股净资产的流通股历史贡献法
流通权价值=[??(发行价格—发行前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比例
估算合理发行市盈率法
流通权价值= [??(发行市盈率-合理发行市盈率)X发行前每股收益]*非流通股比例
估算创业价值法
流通权价值= [??(发行价格—发行前每股净资产-创业价值)]*非流通股比例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合理发行价格法的优点
该方法用追溯历史的方法测算非流通股股东从股权分置中的获益水平。
假设合理发行价格为每股净资产的流通股历史贡献法为非流通股提供了一个谈判的价格低限。高于此方法计算的流通权价值的方案是非流通股东不能接受的。
历史贡献法的计算具有客观性,不易被人为操纵。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合理发行价格法的缺陷
没有考虑股改对目前股价的影响;
如果按照此方法计算出来的流通权价值不能保证流通股利益不因股改受到伤害,无法保证方案能够得到流通股东的认可。
后两种方法中合理发行市盈率和创业价值的估算具有主观性。
合理发行市盈率法是用市盈率估计合理发行价格,创业价值法是以净资产为基础估计合理发行价格,这两种方法数据的选取都有主观性。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四)冲击成本法
冲击成本法以非流通股上市对股价的影响为切入点,计算流通股可能遭受的损失。
首先根据非流通股的持股意愿确定全流通后非流通股的上市抛售数量;
根据目前股票的交易情况,确定在不显著影响股价的情况下每日最大抛售量;
计算抛售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股价的波动率确定在一定置信度下抛售期间内流通股股东由于非流通股的抛售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
流通权价值=A*S*α*σ*T^03>.5 其中A为资产持有量,S为股票的现价,α为置信系数,σ为该股票的日波动率,T为变现时间。
一、流通权价值的测算
冲击成本法的优点
考虑了非流通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