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5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课网络连接和配置
教学内容:p31-35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①、理解网络连接的根本方式;②、初步认识网络配置方面的知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实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根本的知
第五课网络连接和配置
教学内容:p31-35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①、理解网络连接的根本方式;②、初步认识网络配置方面的知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实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根本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知识储藏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网络连接的方式方法。
(2)、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网络配置。
教学准备:极域播送系统安装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展,因特网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假设要在因特网上进展阅读或通过它传递信息,。
二、新知探究

(展示图片,学生观察)
(老师演示讲解,学生认真观察听讲)
三、动手试一试
看看自己计算机的网路配置和属性,考虑:假设自己的网络出现故障,是否可以自己排除?
四、知识拓展
网络接入方案理解。
第二课时
一、理论操作
任务一:查看自己计算机的网络配置,报告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任务二:上网搜索调制解调器和网卡的图片,分别展示.
任务三:上网搜索计算机网络故障都有哪些?
二、总结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查询结果,并给予适当的解释。
评选优秀合作小组.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论操作,老师引导来到达教学目的。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答复以下问题很积极、主动,,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理论题稳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

小学5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