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1
学生数100以内的数比较简单。但随意给出一个两位数,让其说出数的组成,一部分同学答不出来。我在处理这个教学难点时,充分利用教具铅笔和计数器,把抽象的东西变的形象直观,易于理解。2022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1
学生数100以内的数比较简单。但随意给出一个两位数,让其说出数的组成,一部分同学答不出来。我在处理这个教学难点时,充分利用教具铅笔和计数器,把抽象的东西变的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学习35这个数时,先出示两捆四根铅笔,让学生报出数,然后拿出计数器,把两捆铅笔挂在十位上,表示两个十,在十位上拨两个珠子,把四根铅笔挂在个位上,表示四个一,在个位上拨四个珠子。学生看着计数器写出数字,结合教具铅笔,很简单理解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从而,教给学生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对学生这样讲了以后,教学效果不错。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2
新的学期起先了,新一轮的教研活动拉开了帷幕。今日我上了一节数学课,这一节课,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这是认数教学的其次个阶段。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依据供应的素材,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相识,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和动手操作演示合作沟通的实力。本节课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在课前我了解了绝大部分学生口头数数的实力,从反映出来的状况看,学生的数数实力很好,所以我把这一节课的例题大胆的改为习题来完成的。因此,我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阅历动身,为学生供应学生熟识的数量是100的实物小棒,培育学生视察、操作实力以及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的实力。实际数出物体个数的过程中,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问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实力,所以我支配了自由给同桌出题的空间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育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育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觉、自主建构学问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有一些细微环节的地方还可以处理的更周到一些。经过我课后的反复斟酌和同事们的建议,现在把这些内容简洁的整理一下:
1、表扬性语言用的比较少,表扬的形式单一,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表扬。有时就是表扬起来也有些生硬,不自然。课堂教学上,缺少了点艺术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看法,使他们的情感信念在沟通中得到发展,为学生供应一个展示自我、体现特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由于年级低水平有限学生不会合作学习不会沟通,这也是我下一步要重点训练的。
3、练习题可以出一些变式题甚至是一些拔高题就更好了。
4、在备课的同时我对备学生这一环节显得缺陷了许多。
5、在课的设计上不够奇妙和缺少科学性。
我认为一节课要想上好是不简单的事,有问题不要仅,重要的是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前进和不断的探究,我信任有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我会很快的找到胜利的……..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3
100以内数的相识不像20以内的数那样,一眼就看得清晰,它感觉起来有肯定的困难。本节课是通过让学生数小棒等一系列的活动,这样以数为核心,以数为主线的思路上去培育、去感悟。教学中,我力求做到:
。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问基础和认知特点,我通过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先让学生猜猜方盘里的糖果有多少个再确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对100的感知实力,培育了学生的数感。
。
通过提出问题,谁能数100个糖果,还能数100个什么物品?学生说许多,有的说100个人、100条鱼、100头牛、100间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积累,把这种积累阅历释放一下,沟通一下,很有价值,也体现了100这个数的广泛应用。当然,学生说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们拿来所用,其实我们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头人人都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我觉得会很亲切、自然,也很好玩味。再通过问学生怎么让大家看到100个手指头?这样用手指头当学具,使学生特别亲切地感受到“数”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身上,自然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022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