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宁静
王德全因为没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道行,城里住久了,心中便淤积诸多烦恼。目光不能远眺,所见全是混凝土堆砌的高楼大厦;耳根无一刻清静,所闻皆超分贝噪音;喘息也不得顺畅,本应清新的空气混入浓重的向往宁静
王德全因为没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道行,城里住久了,心中便淤积诸多烦恼。目光不能远眺,所见全是混凝土堆砌的高楼大厦;耳根无一刻清静,所闻皆超分贝噪音;喘息也不得顺畅,本应清新的空气混入浓重的汽油分子。面对如此污浊喧嚣的生态环境,哪个还能稳如泰山不烦不躁?
于是便羡慕僧人。思谋何时能远离闹市,游走于青山绿水,流连于深山古刹,给心灵寻一清新宁静的好去处。于是便幻想有朝一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搭一茅庐,再置一桌一椅,一碗一筷。茅庐可以十分简陋,遮风挡雨即可;桌椅亦不漆颜色,白茬木可以留住森林的消香;碗不必细瓷,粗陶正好与桌椅相配:筷也不必精致,就用树枝削成,原汁原味。如此,便可每日与大山接吻,与土地亲近,与自然相拥。床铺行李也不必复杂,一被一枕足矣。但床要够大,一半睡人,一半放书;人与书贴身相伴,信手拈来,不亦乐呼?
茅庐可以简陋,器具也不必讲究,但风水必得苛刻挑剔。茅庐的地点一定要选在深山,这样才足够僻静。屋后要依一山坡,屋前要傍一小河。山坡可陡可缓,有依靠就好:小河不必多宽多深,涓涓细流也罢,月明风轻之时好看“明月松间照”,好听“清泉石上流”。如无小河,一汪清水亦可,也不必大,半亩见方就行,晴朗之日可就此体味“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境。水里有鱼最好,观赏并不重要,关键是垂钓。端坐水边什么也不想,只专心盯着鱼漂,这样心气会更舒、更顺、更静。如果有鱼上钩,就放出心情去,让心情像鱼一样在水面欢快的舞动。屋前还应有一座山梁,可以远一点,朦朦胧胧最好,若隐若现之间便可“悠然见南山”了。
还须携一柄锄、一把镰,亲手辟一块园田,种庄稼也种蔬菜。庄稼就种高粱玉米,清茶淡饭不浮不躁,正好与宁静相映。菜地就在院里,栽种豆角一架、生菜一畦、小葱一垅、瓜豆数埯。篱下再遍撒花籽,菊花、芍药尽在其中;也植艾蒿,立秋时分割下来晾干,编成火绳点燃,杀虫灭菌,夜晚还可凝视点点殷红以构思光明的诗句。
宁静需要衬托。那就养一猫一狗。再养一只羊,公的,长长的角,用它拉车,如古时的王冕,只不过他驾牛,我驭羊。穿宽袖长袍,戴高士帽,乘羊车恣意游逛,俨然士大夫周游列国,其喜洋洋者矣。鸡鸭鹅也养几只,不要多,仅几只而已。公鸡报晓,母鸡下蛋,白鹅引颈,麻鸭鸹噪,茅庐是不是更显静谧?
宁静也离不开音乐。那就奢侈一次,再置一张古琴、一管洞箫、一尊陶埙。三者皆为宁静的伙伴,演奏起来会给宁静注入崭新的内涵。试想,明月高悬中天的夜晚,就在一条小溪旁边,倚着枝干遒劲的松柏,看案头香烟萦绕,听小
向往宁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