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韩非子的社会思想
商务通用Powerpoint模板
韩非子其人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战国晚期韩国人,汉族。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苟卿。口吃。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10、韩非子的社会思想
商务通用Powerpoint模板
韩非子其人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战国晚期韩国人,汉族。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苟卿。口吃。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
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
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节论社会变迁
一、韩非子强调社会变迁,与儒墨二家重视于古代盛事的社会治理方案不同,韩非子认为古代根本就不足取法。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二、韩非子认为,社会环境与社会状况都是变动不居的,所以治理社会的方法也应该随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古人能辞让,而今人不能辞让,都是势所必至的。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韩非子·五蠹
总之,韩非子认为古人之所以轻易辞让,一是因为人民少而财有余;二是因为身居高位者尽义务多,得利益少。而后世人民做起来就很勉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在战国时代,不仅道德没有用场,就连智谋也属多余,人间只是弱肉强食之杀伐,谁最有力,谁就最优。
讨论:韩非把仁义道德当成不适用于后世的多余之物。
第二节论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韩非子认为君臣、夫妇乃至父子之间的交往都是以私利至上的,是彼此相互利用的。其中君臣之间尤其如此。君主要小心保持其威严与权势,君主的利益处处与社会民众的利益相冲突。
知臣主之异利者王,以为同者劫,与共事者杀。
-韩非子·八经
其次,对社会治理有益还是无益的标准只能看能不能耕战,耕可以富国,战可以强兵,富国强兵才是君主的利益所在。
畏死远难,降北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贵生之士;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语曲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辩智之士;行剑攻杀,暴憿之民也,而世尊之曰磏勇之士;活涌匿奸,当死之民也,而世尊之曰任誉之士;此六民者,世之所誉也。赴险殉诚,死节之民,而世少之曰失计之民也;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朴陋之民也;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而世少之曰寡能之民也;嘉厚纯粹,整谷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愚戆之民也;重命畏事,尊上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怯慑之民也;挫贼遏奸,明上之民也,而世少之曰谄谗之民也;此六民者,世之所毁也。奸伪无益之民六,而世誉之如彼;耕战有益之民六,而世毁之如此;此之谓六反。
-韩非子·六反
第三,韩非子心目中的社会是虚无的,是只有富强而没有文化的社会,没有学术、商业、道德、伦理的地位,只有政治才是真实的。
批评学者、侠士: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韩非子·五蠹
批评工商业者:
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
-韩非子·诡使
第四,统治者控制社会的方式是赏罚,而赏罚需要人们的趋利避害倾向。因此,韩非子所确定的是非善恶的标准,全以能否控制他人而定。廉、勇、圣、智等都是一些不好控制的人。
难致谓之正。难予谓之廉。难禁谓之齐。有令不听从谓之勇。无利于上谓之愿。少欲宽惠行德谓之仁。重厚自尊谓之长者。私学成群谓之师徒。闲静安居谓之有思。损仁逐利谓之疾。险躁佻反覆谓之智。先为人而后自为,类名号,言
10、韩非子的社会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