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班级管理中的“动车组合”.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班级管理中的“动车组合”
作者:郭冬莲
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17年第11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课堂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管理模式也相应发生改变,即要求班级每个学习小组都是班级管理中的“动车组合”
作者:郭冬莲
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17年第11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课堂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管理模式也相应发生改变,即要求班级每个学习小组都是“动车”,这样,整个班级就会变成一列动力十足的“动车组合”。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教师如何组建学习小组,就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一、 科学组建“动车组”,班级管理化整为零
小组是班级的基本元素,小组活动在学习、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讲究科学的方法是组建学习小组的关键。。小组长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小组的成长方向,左右着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动力。所以,小组长要由4人当中学习能力强、行为习惯好、有责任心的人担当。分组方法是按学期中、学期末调研测试总成绩排出名次,以一条龙的方式分配组员。
确定二人学习伙伴。同桌两人互为学习伙伴,一般将4人组按强弱、较强较弱搭配成两个二人学习伙伴,或按强较弱、较强弱搭配成两个二人学习伙伴。
组建原则。一是科学划分,二人学习伙伴便于同桌交流,4人小组便于小组合作。4人一组,学竞争。二是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兴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三是都有小组名称、小组口号等。如可以核心价值观内容、兴趣等命名,以“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能行,我学习”等不拘一格的口号或组训等,来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充分营造小组文化氛围。
二、 有效运行“动车组”,班级管理化零为整
1援课前的准备和监督。小组长提醒组员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前合作,提前分发操作卡,分工查找有关资料,解决有关问题。督促组员预习,收集学习相关资料,对组员的学情进行了解,通过独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让组内50%以上组员对预习内容基本学会。组员要有合作意识,形成习惯。
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小组交流让“人人有事做”,二人学习伙伴有80%的问题甚至更多的问题可以在“一对一”的合作中解决:互批互改,你读我听,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互相检查背诵、默写等一对一的方式能够将问题落实,效率最高。4人小组的每一位同学必须有分工责任到人,重点抓小组落实。给小组长绝对的权利,全面负责学困生,彻底落实“一帮一”。这4名同学分别有做记录的,有代表发言的,有补充思路的,有联络同学或老师的等等,各司其职,让小组合作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互相讲解时,组长不要急于说,让组员先说,组长倾听,听出错误,找到症结,再直接讲关键点,省时高效。为了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适时调换职位,做到灵活运用。
在日常管理中的积极表现。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在纪律上,班级每日都有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在卫生上,班级值日实行小组轮流值日,小组内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人;在文体活动上,凡在比赛中为班级获得荣誉的,可为本组争得相应的分数;在拓展作业中,互查互督,在教学实践中,组长负责检查全组成员完成情况,班长和学习委员、科代表

班级管理中的“动车组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obaizhua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