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临床合理用药概述
基本概念(药广义与狭义概念)
药:是人类用以防治疾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的特殊物质;是“药物”和“药品”两个概念的统称,药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其治疗效能,并经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作为市场上允许出售的特殊商品。
药物:是泛指对疾病具有治疗、诊断和预防作用的物质,药物是人类医疗、预防、保健必需的一类特殊商品。
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什么是合理用药
,最佳的、最理想的等形容词比较绝对化。医药科学总是日新月异向前发展的,一个时期称得上最好的药物或药物疗法,持续不久就会被更新更好的药物和疗法取代。许多曾经被视为最好的药物已经被淘汰,一些理想的疗法后来证明并不完善。可以这样说,目前的药物和疗法不可能永远是最好的或最理想的。
2.“合理”这个词比较稳妥,简单讲,合理就是符合一定的道理。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观点,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沦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即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以现代的、系统的医药知识,在了解疾病和了解药物的基础上,从大卫生观角度出发,安全、有效、适时、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
,目前主要强调四个方面:有效性、安全件、经济性、适当性。从理论上讲,真正意义的合理用药必须兼顾这四个方面,单—考虑其中一两个因素的用药,不算合理用药。
(一)有效性
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约3/4的疾病是采用药物作为治疗手段的,因此,有效是第一要素。药物的有效性指药物的治疗效果必须确切。抗高血压药使用后,病人血压必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哮喘的药物必须能迅速缓解气喘病人的呼吸困难。药物的疗效是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用药患者存在年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别,药物疗效不可能完全相同,但绝大多数人用药后会产生一定的疗效,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有效性的前提是正确的诊断,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个体选用不同的药物及剂量。
(二)安全性
药物的安全性是个相对的概念,讲某种药物是安全的是指绝大多数人使用安全的药物,对特殊体质的人也有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卡马西平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但个别病人使用此药店,全身皮肤出现水疱,很快就转变成表皮坏死、渍促、脱落,病人就像被烧伤一样,救治不及时就可能丧命。
目前,人们已把安全用药放在选用药物的第一位,医药人员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努力寻找效果与风险之间适当的平衡点,力求在获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让病人承担尽可能小的治疗风险。
(三〕适当性
用药适当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一般指在用药时必须做到药物选择正确,剂量恰当,给药途径适宜,合并用药合理。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迅速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展,恢复人体健康。
适当性是合理用药的最起码的要求,即将适当的药物、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病人,使用适当的疗程,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也就是说,用药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适当才行。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在众多的同类药物中,根据病人病情,全面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不能只求治好病而不顾可能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反应,也不能只图省医药费而延误疾病治疗。
,称为剂量。如果少于这个用量,一般不能产生治疗效果,用量增加过多,能引起中毒。适当的剂量主要指用药量应当把握得当,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近20年来,科学研究赋予适当的剂量以新的含义,就是给药剂量个体化,大量药学研究证实,即使是普通的成年人,给药剂量也不应完全一样。原因简单讲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至于形成个体差异的原因,则非常复杂,由种族、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体质、疾病状况、个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而成。如同样用地西拌(安定)治疗失眠,有的人仅服用1片,便可安然熟睡,第2天起来还会感到头脑不清醒,而有的人每晚服4—5片才能入睡。
,有助于调整给药时间,使之与疾病规律适应。传统的量—效观点认为,药物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大小成正比关系。但是,现代时间药理学研究表明,即使相同剂量,给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会有差别,药效也有差别。如洋地黄夜间给药。机体敏感性明显高于由昼给药。现已证实,几乎各类药物的作用都有不同程度的昼夜节律性差异。所以在防治疾病用药时,把握适当的给药时间。
,同一药物不同给药途径,会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