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绿道系统规划建设探索
用户上传
作者: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引起城市的机动化出行比例迅速增长,随之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碳排放极具增长、居民缺乏健身锻炼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人们又开始认识到非机动化慢行交通的重要性,由此,国内各城市新区绿道系统规划建设探索
用户上传
作者: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引起城市的机动化出行比例迅速增长,随之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碳排放极具增长、居民缺乏健身锻炼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人们又开始认识到非机动化慢行交通的重要性,由此,国内各个城市开始了绿道系统的探索。本文从城市新区的城市级和社区级绿道的规划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南昌市九龙湖新城实例,就绿道的分类、布局方法、绿道模式、控制要求、建设协调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绿道;绿道模式;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绿道(greenways),发源于美国和欧洲,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官方认可,将绿道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按照面积的大小,绿道可以分为社区级绿道、市区级绿道、市域级绿道、区域级绿道。对于一般城市来说,市域级绿道和区域级绿道协调范围较大,需要较高层级的政府进行推动,并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认识和高效的配合,实施难度较高。城市绿道和社区级绿道在老城区容易受到用地和空间的制约,难以形成系统性完整的绿道网络。本文结合作者在南昌市九龙湖新城绿道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体会,就新城区绿道系统的绿道规划、绿道模式、建设协调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以供同行分享。
绿道系统的分类
南昌市九龙湖新城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为体现新城低碳生态理念,在交通系统中着重打造绿道系统。根据新城规划面积,该区域内应涉及城市级和社区级两类绿道。规划根据功能的不同,将两级绿道分为生态型绿道和通勤型绿道。
生态型绿道
生态型绿道以为居民提供健身、游憩、娱乐、文化休闲等活动的绿色慢行空间为主要功能,人们以健身、游憩、社会文化活动等为目的,突出趣味性,参与者在这一类型绿道内的活动距离、时间较长。绿道两侧最好有100米左右的生态隔离空间,总宽度控制在200米左右,尽量排除机动化交通的干扰,同时,在绿道内需配套活动场地、驿站、停车场、休闲餐饮、服务中心等设施。
通勤型绿道
通勤型绿道以为居民提供上班、上学、购物、公交换乘提供慢行空间为主要功能,是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人们以交通出行为主要目的,突出舒适便捷性,参与者在这一类型绿道内的活动距离一般控制在4公里以内。绿道空间尺度控制在50—80米之间,内部可以配套自行车租赁点、报刊杂志售卖、小卖部等设施。
绿道系统的布局
九龙湖新城规划区现状为微丘地貌,内部分布有大量山脊沟谷、湖泊湿地、防护林地以及植被良好区域,东侧紧邻赣江岸线。规划通过反规划的手法,确定具有生态价值的保护区域,并利用山脊谷地、大型防护绿地、大型湿地水面、主要视线通廊,总体形成叶片水滴意向,利用“叶脉”和赣江岸线形成生态绿道系统,连接区域内江湖水系,公园绿地、自然人文景观、体育设施、文化、康体娱乐设施等兴趣点。
通勤绿道系统主要面向社区服务,在一个社区基本单元内由“十”字型通勤绿道贯穿其中,并与街头绿地、小区绿地相互渗透,形成连续的慢行网络,任意一点到达绿道步
城市新区绿道系统规划建设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