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1
末尾有0的乘法解答起来简单、有趣,根据0的个数的不同而进行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在第3、5题中,学生乐于去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思路也比较活跃、开阔。联想十分到位,迁移能力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1
末尾有0的乘法解答起来简单、有趣,根据0的个数的不同而进行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在第3、5题中,学生乐于去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思路也比较活跃、开阔。联想十分到位,迁移能力较好。经过以前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归纳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中有个别同学的总结十分到位。
乐于学是数学学习中比较难调动起来的,在枯燥的计算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反复的计算中要翻些花样,上出新意,上活,让学生喜欢,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来就课堂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估计应该比上一节课要好,但从作业的反馈上来看,计算的正确率着实令人担忧,数位的对齐,0的个数,个别学生仍比较混淆。
下午放晚学前,针对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三种情况又进行了示范:
1、第一个乘数末尾有0,:250×43、400×25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有的学生喜欢把400放在25上面,没有真正搞清楚简便算法。
2、第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41×200
3、:900×70、90×170
通过示范,学生更加清晰了每种竖式的列法。希望家作的正确率能有所提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2
师(出示P36的图):观察图上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桶牛奶25千克,今天挤了30桶。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师:知道应该怎么想吗?
生:用每桶的千克数×桶数=总千克数。
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计算。
生计算。
师: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25×3=75,25×30=750。
生:
25×300075750
师:很好,我们还可以这样算:
25×30750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生:老师讲的这一种。
师:知道怎么简算吗?请你说一说是怎么简算的。
生:先把0放在一旁,不参加计算,最后把0添上去。
师:好,下面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做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反思]从教学流程上来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这个内容也不是太复杂的,只要认真听一下,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很快的掌握的。可是,学生作业时,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简便运算,仍然用比较复杂的方法计算。
(2)验算时,出现了错误:
30×641804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在自己独立计算时,是用的比较复杂的方法,而在教师讲解简便方法时,没有用心去听,或者,当时听了,可又很快的忘记了。这正如M·希尔伯曼所说:“你可以很快地告诉学生他们需要知道的,但他们会更快地忘记你告诉他们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自己的发现,虽然,方法有点儿笨,但,那是他自己所发现的。因而,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去自己探索、发现。简便方法,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在学生没有得到认同之前,他不会主动的接收,只能在老师的“强迫”之下接受:教师让学生用简便方法重做。那么,应该怎么样让学生认同自己的观点呢?这里应该,让这名学生和其他学生来一次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在事实面前,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运用简便方法的优点,从而,让学生从内心里认同,这样学生才会在行动中接受并加以运用。第二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乘数末尾的0,强调不够,或者,没有突出“只有末尾的0”才能把它先放在一旁,不参加计算,在计算结束时,再把它添上去。在教学中,我还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学生在验算时,是这样算的:
30×641920
我认为这样做不太妥当,认为应该这样计算
30×6412181920
其实学生的方法应该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很简便的,相反,我的方法反而繁琐了。这也是自己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乘法竖式计算时,下面的乘数是两位数时,一定要分别用各位上的数和上面的乘数各位上的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由此可见,我们在备课时,还应该更充分些,应该把所有的情况,弄清楚,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如苞丁解牛,游刃有余。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3
本节练习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技能,同时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本节课,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在计算中感知乘数变化引起的积的变化的规律。
一节课下来,发现了许多问题:由于之前我就渗透积的变化规律,部分学生已能背出,但是当碰到“想想做做”第5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羹羹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