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夜雨》古诗词鉴赏
《双调·水仙子·夜雨》古诗词鉴赏
原文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元曲三百首雨思乡诗羁旅诗
古
《双调·水仙子·夜雨》古诗词鉴赏
《双调·水仙子·夜雨》古诗词鉴赏
原文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元曲三百首雨思乡诗羁旅诗
古诗简介
《双调·水仙子·夜雨》是徐再思写的一首散曲,表达游子思乡之主题,细腻真切地道出了作者因思乡而断肠的情怀。
译文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注释
①“一声”句: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是概括其词意。
②“一点芭蕉”句:杜牧《芭蕉》诗:“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此取其意境。
③落灯花,棋未收: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④新丰: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北。汉刘邦定都关中,因其父太公思归故思,乃仿丰地街苍筑城,徙诸故旧于此,让太公居之,乃大悦。见《史记·高祖本纪》“更命郦邑曰新丰”注引《括地志》。这里暗用马周在新丰被店主冷落的故事。
⑤枕上十年事:此用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平生个里愿深怀,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的词意。
⑥江南:因作者家在江南,故云。二老:双亲。
赏析/鉴赏
开头三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写诗人在雨夜借宿他乡,半夜三更听到外边风吹梧桐叶,雨打芭蕉声,不禁愁肠百结,夜不能寐。古人云,一叶而知秋。更何况梧桐在古典诗词中又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再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满目凄凉,更添愁思。所以这里雨滴梧桐的,渲染了因绵绵的乡思、悠悠的乡情所带给作者的无穷的愁苦和悲哀。
第四句“落灯花棋未收”,写归梦忽醒,回到了独宿客舍的现实情景。梦醒后,首先看到一盏残灯,由灯光看到凌乱的棋局,由棋局而想到自己的处境。化用宋代赵师秀的名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残棋未收,灯花已落,从侧面刻画思乡者梦前以棋解闷,梦后独对孤灯百无聊赖的神态。第五句“叹新丰孤馆人留”,联想到唐初大臣马周的`遭遇。马周年轻时,生活潦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店主人见他贫穷,供应其他客商饭食,独不招待他,马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这里暗示了诗人百无聊赖、备受冷落的情怀,抒发了对穷愁潦倒生活的不满。
最后三句“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双调·水仙子·夜雨》古诗词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