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广汉市实验小学蒋昆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沉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广汉市实验小学蒋昆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沉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体会诗境。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
1、播放《送别》歌曲,出示感人的离别图片,谈话导入。
2、解题:抽生说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之”及“广陵”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节奏朗读
1、学生先自读古诗两遍,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再指名读.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老师读诗的节奏。
3、同桌共用一本书,按画好的节奏把古诗读给同桌听,互听互学。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找出诗中每行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抽生汇报,师用简笔画板书: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小组合作讨论诗人描写的景物和送别有什么关系。
2、出示一、二行诗,问:“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大致意思及“烟花三月”用法的传神。想象画面读第一、二诗.
3、老师成心质疑“孤帆”一词用法的准确性,通过把板书上先画出的孤帆画小直至擦去,理解“尽”及“唯见",进而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9-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