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
二、工作中如何体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
平时培养自己说普通话,课堂上用普通话授课、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说普通话。在公共场合要用普通话交流。
。
书写教案、批改记录、作文评语时都要书写规范字。
。
。通常分导语、主体和结束语。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回行。正文以3号仿宋体,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
“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第二层用楷体、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字体。
三、公文正文:
文字材料结构层次序数规范标注:
1. “一”后面跟的是顿号,不是逗号,也是不实心圆点;如:一、(错误的:一,或一.)
2.“(一)”后面不能跟标点符号,如:(一) 【错误的:(一),或(一)、或(一).】
3.“ 1”是下脚点(齐线实心圆点),切不可用顿号,如:1. (错误的:1、)
4.“(1)”后面不能跟标点符号。如(1)【错误的(1)、或(1).】
,如果公文结构层次只有两层,第一层用“一、”,第二层既可用“(一)”,也可以选用“1.”。另外,如用“第一,”“第二,”表示顺序,“第一”“第二”之后分别是逗号,切不可写成顿号。(非公文行文中,有时用字母表示顺序,字母后应该使用下角点(齐线实心圆点),如“A .”或“a .”,切不可用顿号。)
同一个层级,使用的序数形式必须一致。
一、(一)1.(1)(2)2.(二)1.2.二、(一)(二)
一、(一)1.2.(二)1.2.
二、
1.
2.
一、1.2.二、
1.2.
三、
1.
2.
四、
1.
2.
一、(一)(二)
二、
(一)
(二)
(三)
三、
1.
2.
四、关于公文字体字号
号小标宋体字(宋体加黑)。
号仿宋体字。
号黑体字,二级标题使用3 号楷体字,其他部分全部是3 号仿宋体字。非正式文件材料可根据需要做字号调整,字体起醒目作用,不变为宜。
号仿宋体字。附件“附件”二字用3 号黑体字。
号仿宋体字。
号仿宋体字。
号仿宋体字。
号半角宋体。
五、标点符号种类
标号
引号
括号(三种)
破折号
省略号
着重号
连接号(三种)
间隔号
书名号(两种)
专名号
分隔号
点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长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六、竖排文稿标点符号位置和书写
( 一)问号、叹号可用叠用的方式表达语气加重,但最多叠用三个,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叹号也可以连用(问号、叹号各一),表示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而且都比较强烈。
【例1】这就是你的做法?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相争!!!
【例3】他连这些罪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七、需要特殊注意的问题
(二)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应使用逗号。一般为逐条列举时用到。但序次简单、叙述性较强的序次语后不用标点。
【例4】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要注意三点:其一,系统修复整理考点的知识网络;其二,进一步明确常考题型的答题规范;其三,积累作文素材,规范各类文体的写作。
【例5】比喻一般分为四类:一是明喻;二是暗喻;三是借喻。
一、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