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陪孩子学者:有的父母说孩子学习态度不认真,认为学习成绩和态度之间有很大关系,是这样吗?
钱:主观能动性对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但是还有一个比它更重要的是先天的生理方面的素质。一些孩子学习不好,并不是他不用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陪孩子学者:有的父母说孩子学习态度不认真,认为学习成绩和态度之间有很大关系,是这样吗?
钱:主观能动性对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但是还有一个比它更重要的是先天的生理方面的素质。一些孩子学习不好,并不是他不用功,而是先天存在学习能力不足。明明是很简单的道理,孩子总是想不明白,这就是学习能力不足。教育学上谈学习能力可以分为听、说、读、写、算、拼几大部分。从心理学上看,前面所谈的视知觉、听知觉等几方面综合起来,就构成孩子的学习能力。比如刚才说的听觉注意能力,就是听知觉中的第一项能力。有时孩子不是态度不好,而是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很多父母认识不到这些。
记者:低年级的孩子学习不好,有的父母十分着急,有的认为无所谓,觉得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到底怎么客观面对呢?
钱:我强调孩子一年级时,父母一定要陪着孩子学习。有的专家说陪孩子读书容易让孩子丧失独立性,我觉得简直是悲哀至极,说这些话的人太不负责了。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人生使命的变化。幼儿园的任务是玩,上学的任务是学习。怎么学?怎么写作业?孩子并不知道,需要父母的指导。尤其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天大的事情都没有陪孩子写作业重要。
对孩子来说,6岁入学是一个重要阶段,12岁时小学升中学,也特别关键。至于中考和高考时,孩子大了,会自己管理,而6岁和12岁时孩子比较弱小的,面对新的学习生活,最需要父母作为自己的支撑力量。有的父母是不懂得孩子的内心需要,以为给孩子送到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物质和精神完全是两回事。
离开扎实的知识基础,空谈能力是无知的表现。因此,做一些重复性的作业是有必要的。
记者:小学一二年级有很多重复性的作业,有的父母认为,孩子都会了,重复那么多遍没有用。您如何看待?所谓“会”的标准是什么呢?
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李静老师的做法是:每周五默写本周学过的生字词。成绩90分以上学生,下周教的生词,一遍都不用写。80分—90分的学生要写一遍。70分—80分的写3遍。60分—70分的写5遍。对于60分以下的同学,老师会设法告诉父母:你们家的孩子本周生字没有过关,必须加强。至于写多少遍,你们看着办。这种做法提示孩子上课专心听,用心写一遍就掌握,而不必写那么多。每周都这样,有的孩子很快乐,每天都不用写语文作业。我们称之为分层教学。老师很重要,我们很多老师不是把孩子教会的是训练会的。
数学是熟能生巧的科目,老师规定多少题,孩子就老老实实做吧,尤其是口算。有一些中学生理科学业不良,原因就是小学数学中100以内的计算不过关。再深究下去,是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计算不过关。
记者:有些父母认为那么简单的加减法会了就可以,不必强调计算的速度,以后都用计算器了。这种想法有道理吗?
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的思维就是大脑的工作能力,包括三个方面:速度、正确率和持续工作的能力。要想让孩子数学好,不仅要脑子转得快,算得准,而且要能连续计算很多题目。如果别人能连续算100道题,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陪孩子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