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
第2章
汉字系统与汉字输入方法
第3章
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
第4章
字处理软件Word
第5章
表处理软件Excel
第6章
电子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第8章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3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
计算机的发展及特点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ENIAC,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也不可忽视,所以按硬件和软件发展的过程,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电子元器件采用电子管;内存容量只有几千字节;外存采用磁鼓、小磁芯、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软件仅有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因此这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庞大、耗电量高、可靠性差、维护困难。典型机器是:ENIAC
4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
计算机的发展及特点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
第二代计算机(1959年~1964年)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电子元器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容量有几十万字节;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有了操作系统的概念,软件出现了FORTRAN、ALGOL60、COBOL等高级语言,以及批处理系统。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电子元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逐步成为主存储器,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到几百万次基本运算。软件方面出现了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软硬件都向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典型机器是:IBM 360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
大规模基础电路计算机时代: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CPU高度集成是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计算机体积更小、耗电更省、运算速度更快、可靠、功能更强。正是微型计算机诞生的时代。
5
第1章
计算机的发展及特点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不同于一般的计算工具,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
存储容量大,记忆功能强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运算自动化
计算机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6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
计算机的发展及特点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①巨型化——指高速、大存储容量与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主要用于天文、气象、原子、核子反应等尖端技术,以及探索新兴科学如宇宙工程、生物工程的需要。
②微型化——借助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单片机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所完成的功能越来越强,使计算机微型化成为可能,从而渗透到如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等领域。今后微机的性价比将进一步提高,逐步发展到对存储器、通道处理机、高速运算器件、图形卡、声卡、网卡的系统集成。
③多媒体化——对图像、声音的处理是目前计算机普遍需要具有的基本功能。
④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将使不同地点、不同计算机之间,在网络软件的协调下共享资源。为适应网络上通讯的要求,计算机对信息处理速度、存储量的大小均有较高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必须适应网络发展。
⑤智能化——计算机正在突破“计算”这一初级含义,拓宽应用范围,更多地代替人类某些方面的劳动。人们希望计算机应有“观赏”、“视听”、“语言”、“学习”等能力。
7
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分类
服务器——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共享设备。必须功能强大,高安全性、可靠性、联网特性及远程管理和自动控制功能、具有大容量存储器和很强的处理能力。
工作站——是一种介于微型机与小型机之间的机型。通常配有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器和大容量存储器,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性能图形功能,并且多数具备网络功能。
台式机——台式机就是通常说的微型机,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部件组成。
便携机——便携机也称为笔记本电脑,质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手持机——手持机是比笔记本电脑更轻、更小的计算机,例如PDA个人数字助理。
8
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
事务处理
例如:文字处理、电子商务、报表加工等
过程控制
例如:飞行控制,生成过程控制
计算机辅助工程
辅助
计算机应用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