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化疗毒副反应的中医治疗浅议.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疗毒副反应的中医治疗浅议
钟琼仙关键词:化疗;毒副反应;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60―01
化学药物作为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手段,运用广泛,有着广阔的前景,化疗毒副反应的中医治疗浅议
钟琼仙关键词:化疗;毒副反应;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60―01
化学药物作为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手段,运用广泛,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因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或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常出现一些严重的毒副反应,而影响化疗疗程的顺利进行。笔者自1989年以来,对40余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结合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就化疗后毒副反应的中医治疗作粗浅探讨。
1临床证治
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造血机能抑制,肝肾损伤,心肌损伤及皮疹等。
、呕吐、腹痛、腹泻、纳呆等,系化疗药物损伤脾胃,脾胃升降失常,清浊运化失司所致。治以调和脾胃,升清降浊,培补脾胃为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化疗前后配合西药灭吐灵、吗叮啉等以止吐。方中重用黄芪、太子参益气健脾以托毒,辅以制升麻升清阳,当归、炒柴胡、陈皮以疏调气血,白术以化浊醒脾,共达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之效。呕吐甚者,加半夏、苏梗、川黄连、波蔻等降逆止呕之品;腹痛甚者,加香附、元胡、乌药、佛手等行气止痛之品;腹泻甚者,加苡仁、猪苓、泽泻等淡渗利湿之品。
、目眩,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气短,纳少,皮下瘀斑或瘀点,舌淡,脉细无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系化疗药物损伤脾胃,气血化生乏源所致。治以益气养血,健运脾胃为法,方以八珍汤加味,同时口服促白细胞生成药物,如肌苷、利血生、鲨肝醇等。方中以太子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熟地、当归、杭芍补血养阴,川芎行气运血,共达益气补血之效。气虚甚者,可加黄芪、黄精等益气健脾之品;纳差者,可加山药、扁豆、豆蔻等健脾运脾之品;血虚甚者,可加阿胶、枸杞,元肉等补血养肝之品。
,腰酸痛,胁痛,口苦,皮肤目珠黄染等,血液检查可见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减少,谷丙转氨酶增高,尿素氮、肌酐增高。系化疗药物损伤肝肾,灼伤阴精,肝失疏泄,湿热毒邪蕴结于肝胆所致。治以清利肝胆、滋补肝肾为法,方以一贯煎合茵陈五苓散加减,配合口服保肝药物如联苯双酯:肝血宁、维生素c等。方中以生地、麦冬、沙参滋阴凉血,当归、枸杞补血养肝,茯苓、猪苓甘淡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泽泻甘寒利水以泄肾浊,川楝子、茵陈、大黄以清泄三焦湿热,调畅气机,共达清热利湿,补益肝肾之效。胁痛、口苦甚者,加柴胡、黄芩、延胡、青皮等行气清热之品;黄疽明显者,加金钱草、虎杖、败酱草等清热利湿退黄之品;腹胀、腹水者,加大腹皮、车前子、木通等利水之品。
、气短、心烦、眠差、脉细弱或结代等,心电图检查可见心律不齐,早搏,ST段及T波改变等。系化疗药物损伤心阴,耗散心气,心之气阴亏虚所致。治以益心气,养心阴,宁心安神为主,方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

化疗毒副反应的中医治疗浅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彩霞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