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诗”教学的目标维度及教法探讨
孟明摘要:小学高年级“文包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的四个目标维度:语言素养、情感世界、想象空间、学习方法;在教法上应该进行积极探索,关注文体,把握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意“文包诗”教学的目标维度及教法探讨
孟明摘要:小学高年级“文包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的四个目标维度:语言素养、情感世界、想象空间、学习方法;在教法上应该进行积极探索,关注文体,把握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意境,还要注意学以致用。
关键词:“文包诗”目标维度教法探讨
小学高年级“文包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从字面上看,其核心词仍然是“诗”,教学仍然要围绕诗来展开,以诗统文,诗文对照,借助文来理解诗,感悟诗歌的意象及其承载的情感。
“文包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悠远,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从诗入手,引出要学习的文章,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歌,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应该在诗歌,在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的四个目标维度。
一、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
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文包诗”同样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过去,我们常常把一首诗解读得支离破碎,学生缺少一种整体感知。“文包诗”的教学,要求给学生一种整体认识,从诗入手,以诗统文,诗文对照,最后归结到诗,力求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意境、情感有一个整体把握。如何通过“文包诗”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就要借助于阅读教学中那些常用的方法,当然,运用到“文包诗”的教学中和阅读教学有所不同。比如说“文包诗”的教学对一些关键意象的感悟和想象,对诗歌和文章中的补白应该有所侧重,这是由“文包诗”诗的性质决定的。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这既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又是由“文包诗”的特点决定的。文和诗是一体的,二者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和诗中的关键词句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再以朗读的形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加深这种情感体验。文和诗当中的情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依附于一定的文字或关键词句,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时不能形式单一,必要时可以扩展和补充内容来加深认识,可以结合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来帮助理解,也可以结合课外的古诗加以佐证。比如说以“思乡”和“送别”为主题的“文包诗”就重在体味诗人的思乡之情和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如何体味这些情感,则要在体会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它就失去了意义。”诗就是以奇特的想象和思维的跳越而著称,由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的转移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文包诗”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感受空间就成了“文包诗”的教学目标之一。并且“文包诗”比单纯的诗歌教学还要丰富一些,因为文章中有许多“空白点”,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写一写,只要学生不偏离诗与文,符合情理,老师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四、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苏教版教材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安排了一系
“文包诗”教学的目标维度及教法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