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子
刘亮欧阳修之母郑氏:画荻教子
欧阳修是北宋前期的文坛领袖。在他4岁时,其父欧阳观就去世了。家贫如洗的欧阳修买不起纸笔,他的母亲郑氏只好将芦荻杆当作笔,把沙地当作纸,一丝不苟地教儿子识字,使得欧阳修从小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欧阳修古人教子
刘亮欧阳修之母郑氏:画荻教子
欧阳修是北宋前期的文坛领袖。在他4岁时,其父欧阳观就去世了。家贫如洗的欧阳修买不起纸笔,他的母亲郑氏只好将芦荻杆当作笔,把沙地当作纸,一丝不苟地教儿子识字,使得欧阳修从小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做过管理行政事务的小官,正直廉洁,为民所爱戴。欧阳修长大做官后,母亲还经常将其父为官的事迹讲给他听。后来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失败遭贬,欧阳修虽与范仲淹并无交情,但自幼受母亲教导,他目睹忠臣蒙冤,义愤填膺,毅然提笔支持范仲淹,很快也受诬陷、被贬官。此时的欧阳修心情沮丧,可他的母亲郑氏却非常理解和支持儿子,并不顾体弱多病,提出要跟随欧阳修离开京城。母亲的安慰在欧阳修处于人生低谷之时再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欧阳修调整心态,励精图治,最终官复原职,功成名就。
陆游:以诗教子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写诗万余首,他曾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告诫儿子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在年少时就下苦工夫,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浅显的,还必须亲自去实践。陆游临终前还在《示儿》中留下千古绝唱:“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遗嘱,更是教育儿子要把祖在心。
曾国藩:身教重于言教
曾国藩是清代重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建树,其家教更是被后人传诵。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主要手段。从《曾国藩家书》中可见,他提倡勤俭,反对奢侈,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谦虚谨慎,不准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穿华美衣服,不准子女轻慢仆人。曾国藩自己也身体力行,他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穿了三十多年,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他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在封建社会里,飞黄腾达的捷径就是科举仕途,可曾国藩却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你们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
工夫不负有心人
古人教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