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的护理查房
综合病区王海立
痔(俗称痔疮)是位于肛管直肠黏膜下端及肛管皮肤下的静脉淤血、曲张,而后形成的血管团,是肛门部位疾病的一种。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本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男女混合痔的护理查房
综合病区王海立
痔(俗称痔疮)是位于肛管直肠黏膜下端及肛管皮肤下的静脉淤血、曲张,而后形成的血管团,是肛门部位疾病的一种。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本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男女老少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高发,%。
前言
目
录
CONTENTS
痔的发病机理
Part1
痔的病因
Part2
痔的临床表现
Part3
痔的分类
Part4
痔的检查与诊断
Part5
痔的治疗
Part6
痔的护理
Part7
痔的健康指导
Part8
静脉曲张学说
肛垫下移学说
痔的发病机理
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
静脉曲张学说
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肛垫松弛,肥大,出血或脱垂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
肛垫下移学说
长期腹压增高病史
解剖因素
其他
痔中医范畴
直肠静脉丛及其分支属门静脉系统,无静脉瓣膜,又位于门静脉的最低位,血液易于淤积而使静脉扩张;其静脉丛壁薄、表浅、少周围组织的支持,易形成静脉扩张。
常便秘和腹泻、剧烈咳嗽、妊娠、排尿困难(前列腺肥大)、腹水及盆腔内巨大肿瘤。
①不好的大便习惯:上厕所久蹲、吸烟(能缓冲电脑的大便反射,易造成便秘)
②大便异常:久泻久痢,长期便秘。
③饮食原因:嗜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④慢性疾病: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易致肛周括约肌松弛,肛周慢性炎症,高血压、肝硬化,动脉硬化。
中医认为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内伤,或长期便秘、泻痢日久,妇女妊娠,以及风、湿、燥、热四气相合,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失畅,经络交错,缩滞不散所致。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风伤肠络、湿热下注、脾虚气陷。
痔的病因
痔的分类
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相连合处,可见到一条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
痔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3类: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一)内痔
位于齿线上方,表面覆盖直肠粘膜,常见于直肠下端的左侧正中、右前及右后3处(截石位3、7、11点)。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才出现疼痛。
9点
12点
3点
6点
Ⅰ期: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无痔块脱出。
Ⅱ期: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期: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期:偶见便血,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无法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后三期多成混合痔。
(四)痔中医辩证分型
4
2
3
1
风伤肠络证
湿热下注证
气滞血瘀证
脾虚气陷证
辨
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风伤肠络证
湿热下注证
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肛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
气滞血瘀证
脾虚气陷证
痔的检查与诊断
直肠指检:可了解直肠有无其他病变。
肛门镜检:可直视下了解直肠、肛管内情况
如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单纯切除
内痔注射术
内痔胶圈套扎术
易导致肛门狭窄,目前临床很少应用。
痔环切术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
目的
使脱垂的内痔及粘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
PPH手术
优点:PPH具有治疗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愈合快、无后遗症、疗效满意的特点,同时,不影响工作和学习;不受气候、季节影响。
PPH与传统手术比较
手术方法
Pph痔上粘膜切除
传统手术外剥内扎术
治愈时间
24-48h
14-25d
肛门伤口
无
有
肛门疼痛
无或微痛
剧烈
痔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以便医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并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及选择麻醉方式。
、清洁灌肠,以减少术中术后的感染。
混合痔痔的护理和查房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