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东
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
社区结核病控制
内容提要
一、结核病控制概述
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痰涂片镜检查找抗酸杆菌结果阳性(涂阳)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涂阳:患者每毫升痰液中含菌量至少5000-10000条
2高志东
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
社区结核病控制
内容提要
一、结核病控制概述
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痰涂片镜检查找抗酸杆菌结果阳性(涂阳)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涂阳:患者每毫升痰液中含菌量至少5000-10000条
主要途径:呼吸道感染,飞沫传染为最常见的方式
飞沫核<10μm时可被吸入呼吸道,健康人可因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而受感染
影响结核杆菌传播的主要因素
不同传染源对15岁以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
(1)排菌量:痰中结核杆菌越多,传播的危险性越大
*
培阳:每毫升痰液含菌量10-100条以上
(2)患者病变与症状
病变广泛、损害严重的患者,尤其是病变急剧进展,干酪溶解形成空洞患者的痰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染源咳嗽次数与接触者感染率
*
人群普遍易感
同传染病性肺结核患者每天接触8h持续6个月,或每天接触24h持续2个月,则有50%可能被感染
*
结核菌感染是发病的前提
结核感染者至发病一般呈较长时间的慢性过程,短则3周、数月,长则数年至数十年
结核病感染为“一日感染,终生感染”
*
常见症状
呼吸道
咳嗽、咳痰、血痰或咯血,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血痰或咯血
全身
疲倦、无力、盗汗、发热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秘或腹泻、体重下降
面部潮红
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反应
*
2011-2015年我国肺结核报告情况
年
发病
死亡
人数(万)
甲乙类传染病中顺位
人数
甲乙类传染病中顺位
2011
2
2840
2
2012
2
2662
2
2013
2
2576
2
2014
(WHO估计为93)
2
2240
2
2015
2
2280
2
2011-2015年北京肺结核报告情况
年度
报告患者数
报告发病率(1/10万)
在甲乙类传染病中比重(%)
2011年
8099
2012年
8219
2013年
7428
2014年
7271
2015年
6879
三、结核病控制措施及存在问题
(2)有可疑症状者不就诊
就诊情况
2010年
2000年
数量
%
数量
%
未就诊
394
612
就诊
346
440
合计
740
100
1052
100
(3)首诊机构多数是非结防机构
(4)非结防机构报告患者转诊到位率低
%
本辖区医疗机构报告:%
外辖区医疗机构报告:%
%
本辖区医疗机构报告:%
外辖区医疗机构报告:%
(5)患者治疗管理不规范
四、社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
《北京市社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2013年修订版)
社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内容
肺结核患者的发现与转诊
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的追踪核实
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
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
(一)肺结核患者的发现与转诊
接诊医生应详细问诊,并填写门诊日志
症状筛查、既往史及接触史调查
是否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烧、乏力、食欲减退、盗汗等症状,症状出现和持续时间
既往史:结核病史、抗结核治疗史、粉尘接触史等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
在社区人群中
进行集中推荐或日常推荐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胸部X线检查
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
痰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
注意:
不能进行胸部X线检查或痰涂片检查的医疗机构,应立即将患者推荐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
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进一步检查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抗体检测
胸部CT(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或胸片显示不良者)
支气管镜检查(怀疑存在支气管结核或肿瘤者)
痰结核
社区结核病控制-平谷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