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维稳工作“十项机制”
不断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1、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指责任主体就
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否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影响社
会稳定的问题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防
范、先期处置的工作认真落实维稳工作“十项机制”
不断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1、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指责任主体就
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否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影响社
会稳定的问题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防
范、先期处置的工作机制。目的在于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社会
矛盾,更好地推进重大决策顺利实施,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2、重大不稳定问题挂牌督办机制。是指在党委、政府
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由各级
各部门按职责和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基础优势,运用社会矛
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开展重大不稳定问题摸排,在综合
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由维稳办对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
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努力把不稳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
解在初始阶段、控制在初发之时的工作机制。
3、重点对象教育疏导转化机制。是指对国家安全和社
会稳定具有现实危害或危害倾向的人员,严格区分两类不同
性质的矛盾,综合运用思想教育、亲情感化、解困帮扶及行
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转化工作,最
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的工作机制。要求对重点对象实行
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工作方案,做到“六个一”
1(一个重点对象、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帮教
小组、一个工作方案、一套工作档案),落实“五包”工作
责任(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
包依法处理)。各单位对重点涉稳对象一定要明确责任,建
立档案。
4、涉稳情报信息收集研判预警机制。是指各单位搜集
掌握、报送处理、会商研判涉及稳定工作的动态信息,尤其
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内幕性、行动性信息,预
测问题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并向相关单位发出“三色预警”
通报的工作机制。
5、社会稳定形势分析机制。是指县、乡镇(街道)党
委、政府和维稳部门为及时、全面、准确把握社会稳定形势
动态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常委会、党政班子会议、维护稳
维稳工作“十项机制”(简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