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摘要】检索近年来国家正式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疗效观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防治思路。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摘要】检索近年来国家正式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疗效观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防治思路。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与痰湿、肝郁、血瘀致病因素相关。治疗上采用整体观念,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疗效确切。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显著改善中医症候,改善卵巢内分泌状态和生殖机能。“治未病”思想的早期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中医分型和疗效标准方面缺乏统一规范,对中医疗法的相关机理和作用机制等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醫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综合性疾病,发病率为5%~21%,在无排卵性不孕中75%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1],是当今临床最常见的导致月经失调和不孕的疾病之一[2]。该病以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慢性排卵障碍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以闭经、月经稀发、稀发排卵或持续不排卵、多囊卵巢、肥胖、多毛、痤疮等为主要表现,归属于中医“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等范畴[3]。该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周期较长,远期并发症较多,有复发倾向且年轻女性多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中医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及早期干预的优势[4]。近年来,中医医家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多种治疗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辨证论治,有效地改善了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与遗传、环境、炎性反应、胰岛素抵抗、青春期发育亢进、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5]。中医学理论认为肾气亏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天葵至,任脉通,月事方能如期而至。肾虚精血亏虚,血海不能如期满溢,天葵不至,卵泡不长而不孕;肾虚推动无力,代谢失调,化为血瘀,瘀阻冲任胞宫而致经闭、不孕;肾虚及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生化不足,血海空虚致月经量少、经期延长。脾虚易生痰湿,湿盛阻碍胞脉,致摄精不足,阻碍肌肤,致多毛、肥胖、痤疮;肝肾同源,肝藏血,主情志,肾虚失其封藏之功,肝郁失其疏泄之职,导致痰湿壅塞胞宫,不能摄精成孕。所以肾脾肝三脏虚损为主要原因,血瘀、痰湿、肝郁为主要诱因[6]。临床表现以虚实夹杂为多见[7]。
2辨证论治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医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早期干预的优势。医家多从肾、肝、脾三脏入手,多以肾虚辨证论治,常见证型有肾虚、血瘀、痰湿和肝郁[2,8],其中以肾阳虚证型多见[9]。冯丽萍等[10]、宋亚南等[11]在对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研究中,根据中医证型统计分析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证型有肾虚血瘀、痰湿阻滞、肾虚痰瘀、肾虚痰湿、肾虚肝郁、脾肾阳虚、脾虚痰湿。说明临床患者症候复杂,复合型证型多见。其中以肾虚血瘀型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林之孝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9-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