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杜甫的《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中运用比照的【八年级上册】
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杜甫的《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中运用比照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诗中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和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精品文档请下载)
(4)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刻画了:一位面对陷落的山河,,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你怎么看?(精品文档请下载)
[答]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为感时伤别,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按第二种说法,诗人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似乎也如人一样因感时面迸出了泪珠(花上的露珠),鸟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惊慌地鸣叫。考虑到这首诗的主旨是忧乱伤春,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因此我们选择第一种说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2、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此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
,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和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精品文档请下载)
(3)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地联络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4)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