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原则及特征
第一章
以加强专业能力为主旨的强有力核安全文化相关原则
在核电发展历史中,曾经发生了几件影响美国核电厂安全文化的转折性事件。第一件让核电界惊觉安全重要性的就是1979年发生的三哩岛事故。追根溯源本次事故,发现很多核安全文化原则及特征
第一章
以加强专业能力为主旨的强有力核安全文化相关原则
在核电发展历史中,曾经发生了几件影响美国核电厂安全文化的转折性事件。第一件让核电界惊觉安全重要性的就是1979年发生的三哩岛事故。追根溯源本次事故,发现很多基础性问题,包括设备维护、程序规程、人员培训、对待安全和规则的态度等都是造成本次事件的原因。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则让世人意识到核电技术的危险性。这次事故除了有很多和三哩岛事故如出一辙的原因外,还突出反映了其他诸如设计配置管理、电厂状态管控、反应堆安全决策管理及和安全有关的文化特征等问题。
上述两起重大事件发生后,核电行业和监管当局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除了修订规范标准外,电厂设备、应急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培训(含模拟机)、应急准备、设计配置管控、试验管理、人员绩效、安全态度等方面都做了相当幅度的改进。
核电行业最近又发生了几起重大的安全事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2002年美国戴维斯—贝西(DavisBesse)核电厂反应堆顶盖腐蚀事件
这些事件又一次提醒我们,安全文化在核电厂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时,安全隐患就会逐渐发展变大。这些事件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安全隐患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发生,通常与电厂文化有关,或者由电厂文化直接导致。如果这些安全隐患能及早被排查的话,这些事件就不致发生,或至少不会这么严重。导致这些严重后果的一连串决策过程和采取的措施,通常可以追溯到电厂的集体观念、价值观及理念。
核电行业的转折性事件,以及安全文化是核电厂成功运营的关键因素这一理念,构成了此文件的基础。
组织的文化就是其成员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被大家认同的基本观念,其中行之有效并被充分认可的基本观念将被传授给新加入的成员,作为评价、思考、行动和感觉的正确方式。文化就是所有组织成员学习成果的集合,组织会有其文化,就像每个人都有其特质和人格一样。
组织固然应该要有健全的组织文化,但每个核电厂具有独特的工程特性及独有的工程技术风险——放射性副产品、反应堆堆芯的高能量及衰变热——所以需要强有力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由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塑造并被其成员吸收内化的,把核安全置于一切之上的价值观及行为模式。
商运核电厂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都是为了生产电力,所以安全、电力生产和成本控制也就成了电厂运营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其实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的电厂都因有长期规划的政策和措施而达成了高安全标准、高发电量和有竞争力的成本。这种观点把安全视作每一个电厂及每一位电厂员工的最高信念。
核安全是一种集体的责任,组织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履行安全第一的义务,没有任何一位成员可以置身于事外。
强有力的核安全文化相关原则
安全文化:由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塑造并被其成员吸收内化的,把核安全置于一切之上的价值观及行为模式。
文件中描述了以下原则:
1、核安全人人有责2、领导做安全的表率
3、信任充满整个组织4、决策体现安全第一
5、认识核技术的特殊性和独特性6、培育质疑的态度
7、倡导学习型组织8、核安全评估和监督活动常态化
明确界定核安全的责任与权利,并让全体人员清楚自己的责任和权利。落实与核安全责任相关的汇报关系、岗位权限、人员配备和资金保障。公司政策中强调核安全高于一切。其特征为:
①规定从董事会成员到每个员工的核安全责任及权限,以书面形式对每个岗位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做出规定,并为在岗人员所理解。
②非生产直接相关的部门(如人资、劳务、商务、财务规划部门)也应明白它们在核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④经理和主管参与高质量的培训,始终如一地强化期望的员工行为。
⑤管理层应认识到,如果沟通不当,生产目标可能会对核安全重要性发出误导信息。他们要敏锐地察觉和避免这样的误解。
⑥把重要运行决策的依据、预期后果、潜在问题、应急预案以及终止条件及时传达给员工。
⑦鼓励企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资深员工在安全方面作出表率,并影响同事达到同样的高标准。
⑧选择和评价经理和主管时,要考察他们推进强有力的核安全文化的能力。
在组织内建立高度的信任,并通过及时准确的沟通来培育这种信任。有关提出和处理问题的信息流转应畅通无阻。对员工提出的问题采取措施后要告知员工。其特征为:
①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尊严。
②员工可以提出核安全方面的问题,不必害怕惩罚,相信所提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③期望和鼓励员工提出新思路来帮助解决问题。
④欢迎和尊
核安全文化原则及特征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