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诗词鉴赏题意象意境.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诗词鉴赏题意象意境
高中诗词鉴赏题意象意境1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1],以观沧海[2]。
水何澹澹[3],山岛竦峙[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高中诗词鉴赏题意象意境
高中诗词鉴赏题意象意境1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1],以观沧海[2]。
水何澹澹[3],山岛竦峙[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碣石:山名。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但都在河北省境内。
[2]沧海:即大海。
[3]澹澹:水波浩荡的样子。
[4]竦峙:指山势挺拔耸立。
【赏析】
根据史料记载,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奇袭鸟桓,取得胜利。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登上今天河北省境内的碣石山,远观沧海,不禁感慨万千,即兴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描写了碣石山的秋景和大海的壮观,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博大胸怀。
《观沧海》共四章,每章都能独立成篇。整首诗想象丰富,气势雄伟。诗人抓住大海景观的外在特征,极力塑造了大海的英雄性格。而诗人之所以着重塑造和刻画大海的英雄性格,是为了表现诗人自己的性格。诗人刻画大海的洪波巨浪,是为了表达自己性格里雄浑无极的一面;描绘日月的纵贯长空,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描述灿烂夺目的星河,是为了表现自己浩瀚博大的胸怀。后世的很多人都很推崇这首诗,就是因为欣赏这首诗所体现出来的豪迈气势和高远境界。
高中诗词鉴赏题意象意境2
燕歌行
曹丕[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2]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3],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4]限河梁?
【注释】
[1]曹丕:字子桓,曹操的儿子,三国时代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2]淹留:久留、滞留。
[3]清商:东汉时,在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形成的新乐调。
[4]何辜:有何过错。
【赏析】
据记载和考证,《燕歌行》原为燕地(今河北中北部)的民间音乐,反映的大多是战争和徭役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一个等待外出服役的丈夫回家的妻子的口吻,反映了当时永无休止的战争和徭役带给百姓的苦难,寄托了诗人对下层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
这首诗是我国现存最早、发展最完备的七言古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的前两句写自然节气的变化,是由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变化而来的。在第一层,作者集中浓墨,着重刻画了一幅风声萧瑟、草木凋落、大雁南飞的秋景。
第二层刻画了妻子情深意切的思念和孤苦不安的忧思。她猜测丈夫此时一定也在思念着她,并因此掀起了一层新的波澜:既然丈夫思念她,又为什么迟迟不归呢?通过她的埋怨,更清晰地反映了她对丈夫的依恋。第三层描写了深夜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
高中诗词鉴赏题意象意境3
短歌行
曹操[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2],去日苦多。

高中诗词鉴赏题意象意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72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