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序号
NO。14
教学时间
教具
教内
学容
目要
标求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知识和
教学内容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序号
NO。14
教学时间
教具
教内
学容
目要
标求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知识和技能: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根本史实。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才能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才能.
3、过程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进展预习、展示、反响完成教学目的.
重难点
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难点:项羽、刘邦所指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导入
(2分钟)
预习
展示
提问:秦朝是哪年谁建立的?你知道它存在多少年吗?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预习问题和展示内容
1、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复检设问,引发学生的探求和考虑,进入情境。
自主学习:
(13分钟)
预习
展示
(15分钟)
预习
展示
(10分钟)
一、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主要表现
①徭役繁重
②赋税惨重
③刑法残酷
④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2、概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结果和意义。
3、巨鹿之战是怎么回事?(时间、地点、双方、特点、结果)秦末农民战争最终结果如何?
二、秦末农民战争
经过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地点
直接原因:
结果:
意义:
巨鹿之战
推翻秦朝
第二阶段:刘邦、项羽起义
4、西汉政权是哪年谁建立的?定都在哪里?理解“楚汉之争”是怎么回事?
5、合作探究本课中“动脑筋”并得出结论。
三、“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阅读课文第一框题概述归纳分析完成预习问题1
小组合作黑板展示一
阅读课文第二、第三框题概述归纳完成预习问题2和3
小组合作黑板展示二
请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正文和最后一段小字文,完成预习问题
反响
“伐无道 诛暴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