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2、近3年的收入,应纳税额,已纳税额,(要列明税种)
3、自查结果,有无问题,何种问题
4、处理措施,调整方式
5、结尾(我公司今后..............做一个..........纳税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2、近3年的收入,应纳税额,已纳税额,(要列明税种)
3、自查结果,有无问题,何种问题
4、处理措施,调整方式
5、结尾(我公司今后..............做一个..........纳税人。
国税提纲就54条,也是这么写,不用按提纲逐条的分析和列明,分两大块写就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主要是写假如哪方面发觉了问题,着重写一些问题发生缘由,怎样处理之类的,没有问题的就可以概括为未发觉其他问题等。
依据市局工作安排,我局于2022年7月至9月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纳税评估企业需先进展自查。盼望贵单位对此次工作给与高度重视,依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自查2022年度各项收入、各项本钱费用是否符合税法有关规定,其中自查重点如下:
一、预缴申报方面
(一)自查要点
实行据实预缴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4行“实际利润额”的填报数据,与企业当期会计报表上载明的“利润总额”数据进展比对,是否存在未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22]635号)第一条规定申报的状况。
(二)政策规定
1、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22]635号)第一条的规定,“实际利润额”应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填报本期取得预**收入按规定计算出的估计利润额。
2、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22]34号)第四条的规定,对未按规定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治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展处理。
二、收入方面
1、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须根据税收法律法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令第512号第十二条至二十六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22]第875号)。
2、不征税收入:
(1)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折旧、摊销不得在税前扣除;
(2)不征税收入不得填报为免税收入;
(3)不征税收入不得作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款待费的扣除基数;
(4)不征税收入(即使作为应税收入申报),其对应的讨论开发费不得加计扣除;
(5)软件生产企业取得的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款,未按规定用于讨论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的,不能确认为不征税收入;
(6)符合不征税收入确认条件的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款,仅限于软件生产企业取得的,该软件生产企业须符合如下条件:取得软件企业****,并在****有效期内,且通过当年年审的;
(7)软件生产企业取得的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款符合不征税收入确认条件且作为不征税收入填报的,若取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不大于讨论开发支出金额的,按取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做全额纳税调增处理,有加计扣除的同时要做纳税调增处理;若取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大于讨论开发支出金额的,按讨论开发支出金额做纳税调增处理,有加计扣除的同时做纳税调增处理。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其次十六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151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87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待政策的通知》(财税[2022]1号)第一条第(一)款。
3、企业发生的视同销**行为应按规定进展税务处理。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其次十五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22]828号)其次条、第三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22]148号第三条第(八)款)。
4、投资收益:
(1)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应作为计算企业计算广告费和业务宣
(2)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